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泰国义工 刘晓雨
发布时间:2016/02/29 08:45:06
2月28日 星期日 晴
转眼新学期到来,不知不觉在泰国的两周义工旅行也已经结束了。想起在这个微笑国度的种种,触动心弦,回味无穷。
第一周,我在泰国中部的信武里市Watsopa学校义务教学英语课程,每天四节课。泰国的很多学校都依寺庙而建,香火钱多的寺庙僧人多将香火钱拿出来布施给流浪汉食物并且资助其附近学校,Watsopa学校也不例外。这里全天都是热浪扑面的天气,可是当地的人们却从不焦躁,他们永远面带微笑,永远踏着合适的节奏工作和生活着。第一天讲课,学生们懵懂和好奇的眼神我还清楚的记着,从小学一年级的小孩到初中三年级,他们都几乎不能用英语表达一句完整的话,而令我无奈和沮丧的是,即使是当地的英语老师也不能把简单的单词读出正确的读音,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或者用慢慢的了解对方寻找默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泰音中不能发出任何带字母r的音,我就一个一个班,一个一个孩子,反反复复教他们,孩子们古灵精怪,他们提出英语发音太难学反而要教我泰音中的弹舌音,最后我们两方都十分开心自己学会了新的发音方式。解决了发音问题之后,我画简笔画教他们各类名词,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叫他们交际对话,也做英文游戏唱唱英文儿歌……还记得在最后一天的课堂,不想与他们说再见的我教他们唱了《see you again》,他们已经从连how are you都不会回答的孩子,成长为能唱一整段带连读英文歌的小能手。他们是那么聪明,那么懂礼貌,那么热爱新知识,那么真诚真心。在教学之外,有时他们会主动跑到办公室跟我们聊天,我则因此更能感受到这些像天使精灵般的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低年级的孩子们是完完全全的一张白纸,他们喜欢你就会直接抱住你或者拉着你的手,高高抬着头对你笑;而高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学会收藏感情,他们会自己做手工的贺卡或盒子送给你。他们有着自己的信仰,从不吝惜自己的感情,从不自怨自艾,即使贫穷也有尊严有自信的学习和生活。最后,我们依依不舍但也不需哭哭啼啼,我自责自己不能多呆几周陪伴他们继续成长,也尽量克制自己不煽动离别的情绪。并且,我特别坚定的相信,我不需为他们做无谓的担心,他们还会迎来其他志愿者,他们仍然拥有着充实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快乐与金钱和职业无关。
而在第一周的最后一天由于学校无课,我跟随营地其他志愿者去了孤儿院,在这里志愿者们浇水泥铺地、给孩子们洗床单、粉刷外墙等等。体力活不是我们的强项,但仍然我们大汗淋漓的工作,不同于学校里文静乖巧的学生,孤儿院的孩子们活泼好动但也同样懂事,他们看到我们劳动之后,自己也会坚持找工具与我们一起,小小的身躯铲土浇水丝毫不含糊,让人可爱又惭愧。由于是一周的最后一天,志愿者坐在吉普尼上时,他们像是经历了多次离别的老手一样,站在车的外围高处,朝我们微笑、招手、大喊再见。最令人心酸不舍的是,其中一位小男孩伏在我耳边轻轻地对我说:see you next Monday,而那时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第二周,我前往华欣进行海滩志愿之旅。作为泰国治安最好的城市和泰皇的长居地,一入这座城就能感受到她的安静与惬意。这里的人们骑自行车和摩托车从来没有上锁的习惯,更多的寺庙为路人和流浪汉们提供免费的餐食,当地的人们也不负泰国民众热情和礼貌的盛名。我们在这五天里参观流浪狗收容所,打扫寺庙,清理海滩垃圾……
经过这两周,我慢慢审视反思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第一次打心眼里认可自己、肯定自己在做学生以外的价值。在自己学业之外的时光,放下快生活的节奏,去做些“疯狂”又有意义的事儿,做梦也变得甜。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自己只有在学习时间里专注于学业并且变得更优秀才能更有力量帮助其他的人;而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知自己未来的责任不仅仅是像这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一般授人以鱼,更多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在山大的第三个年头、第六个新学期,我将会继续充满干劲的全面发展,带着脑海中一张张孩子们的笑脸,带着记忆中一次次孩子们的拥抱,在新的学期:预约更好的自己。
下个假期,成长后的我一定还会与更多的志愿时光相见!
【作者:医学院 2013级 刘晓雨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