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张梦琨

发布时间:2016/03/10 23:50:07   点击:  

3月10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早饭时,好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大食堂豆浆窗口的阿姨去哪儿啦?”开学不到半个月,她第五次问我同样的问题了。其实,我也发现阿姨不见了。这学期第一天,我如同往常在早餐时间去买豆浆,刷了卡就习惯性地站在那里,等阿姨问我“要黑的还是白的呀”,“要无糖的还是甜的呀?”,阿姨问完总会给我装好绑好,放上吸管,然后笑着递给我。但是我等了一会,熟悉的交流并没有发生,于是抬头一看,窗口里面一位陌生的阿姨奇怪地盯着我。我在想,善良的阿姨去哪了,陌生的阿姨也许在想,这个同学真奇怪,刷了卡怎么不拿豆浆走。
  我想善良的豆浆阿姨不是只给我一人特殊待遇,否则好朋友也不会在阿姨不见后,时不时和我提起她来。我们于是讨论了阿姨去哪儿的无数可能。“也许阿姨换到别的窗口了,只不过我们还没发现。”“也许阿姨换工作了。”“也许阿姨的儿媳妇生孩子了,她帮忙带孩子去了。”……
  我心里想着寒假离校前的那一天,和阿姨的最后一次见面。那天早上下着大雪,我熬夜到凌晨1点,又在凌晨4点起来复习,身体十分不适,还要迎着风穿过雪去考试,内心抗拒。买豆浆的时候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为有末了,阿姨问我“外面是不是很冷?”,我说“嗯,雪特别大。”,“你们快放假了吧?”,“嗯,我今天就走啦。”说完,接过阿姨手里的豆浆就走了。真是应了不是一句老话的话,每次再见,都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所以要用力一点。但是对于没有意识到再见的我们,谁会用力呢。我还是每天早上喝豆浆,生活也没有什么变化,仍然不知道阿姨有什么样美好独特的人生故事,当然阿姨也不会知道我在为何事强说愁。
  我对这位阿姨印象之深刻源于她做着平凡的工作,却洋溢出对生活的热爱。在山大洪家楼校区,不是只有阿姨一人让我如此难忘。食堂旁的宿舍前,有一位卖旧书的爷爷,有时候他也在十一号宿舍楼前出摊,他总是靠坐在自己装满整齐的旧书的三轮车旁,捧着一本书读,不顾周遭喧嚣和春秋冬夏。另一对卖旧书的夫妇,也为山大学子提供了诸多便利,尤其是那位叔叔,自行车可以修电器也可以修,我们都叫他“什么都会”叔叔了。还有我们十一号宿舍楼的一位阿姨,开学的时候她崴了脚,还是走来走去给来了学生的宿舍拉开电闸,今天我路过宿管阿姨的值班室,闻到一股草药味,就知道大概是阿姨在这儿。还有很多很多,都是平凡的 却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的人。
  在山大快三年了,如今发现自己既依恋洪家楼的夏日冬雪,也对洪家楼校区每天和我们相伴的人充满感激和敬佩。


【作者:政管学院 2013级 张梦琨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春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