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环境学院本科生 陈奕

发布时间:2016/03/13 11:21:31   点击:  

3月12日 星期六 晴
  相较于开学第一星期,没那么热血沸腾,多了许多疲倦。
  可能因为昨天晚上为我们社会实践团队申优的答辩没有通过。
  小时候一直小心翼翼地掂量着自己的心情,一直被老妈鼓励,让我回想过去时大多只是想起自己考出的好成绩、在别的地方展现出来的优秀,没怎么面对过惨痛的失败。上了大学以来就有大大小小的挫折需要自己面对——其实也没有做的很差,只是对自己要求高的同时又低估了别人的努力和才能,所以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身上最大的问题是懒惰,要是不这么懒的话说不定真的全身心的付出都能得到好的结果,没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后来发现这么自信的人实在太多了,那么是不是他们都很聪明,还是说,是我也是像大多数人一样平凡——真是糟糕,为什么会对自己拥有那么大的幻想呢。    
  有人说:“不再认为自己特别,是成长的标志之一。”的确,我认为自己总是有许多不一样的想法,后来发现许多人也是这么认为时便感觉到受挫。好的、先进的东西总是会被别人学习且运用,有时只是自己不再成长。自卑总是会促使人努力地去寻找可以支撑自己、让自己自信起来的理由,小小的一件事便可以高兴很久,久而久之时效性过了便成了盲目自信。对自己的了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自己的成长变化的,所以不能偷懒,停止对自己的窥看。村上春树小说里有一处见解:“如果那是自己本身的心,只要努力,那么努力多少就应该能窥看多少。”我也一直害怕身上有盲点而自己却毫无知觉,越是这么想着,越会努力端正自己的行为。朋友说,遵从本性多好。可是事事遵从本性带来的糟糕结果却是我不愿意承担的。窥看自己的心,窥看自己的性格缺陷和一些不好的认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失败或成功只是结果,最重要的是参与过程中是以什么样的姿态和能力。随着不断意识到自己的平凡,我又发现了自己的特别。人与人之间的确有许多内心的想法是共同的,但人与人之间也有许多不同。所以,别人说的那句话固然有警示作用,但是并不能作为现实存在。
  我们总是被教导,要坦然接受失败,从中吸取经验,争取下次成功。背过的名言如果没有感同身受是很难真正作为意识而非句子存在于脑海里的。所以,失败多好啊。失败了却没有反省,那么下次失败会警告你,直到你真正明白了失败的价值为止。有时会想着,我明白了,但是为什么我还是做不到成功?因为别人也在成长。虽然我们以第一视角看着这个世界,但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我们并没有主角光环。所以,为什么不从世界的角度看看自己呢?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中,看看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接受结果就比较自然了吧。就这件事而言,我们都觉得自己做了许多,然而别的组做的更多、更专业。我觉得,在这所大学中,有这么多认真的人,是学生、老师和这所大学的荣幸。这就是现实,想清楚了便神清气爽。
  虽然有时还会遇到“不公平”的现象,不是很好保持心理平衡。我也不觉得一味接受是很高尚的行为。如果别人被自己误会了,那也是不公平的一件事啊。所以先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再看自己,看看别人。如果能确定自己真的没有带着感情色彩或绝对自信,那就随他去吧。因为人类社会有“公道”在人心,即使是在这个世纪与世界背道而驰,下一个世纪人们也会意识到你的伟大。我是这么想的,反正也只是想想。总会有人执念把自己的爱或者自己的伟大给全世界看到,还是只是浮躁罢了。虽然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我们很渺小,但经历这段人生的我们就是以第一视角看这个人生的,所以快乐就好了,没有遗憾就好了。这么想想,“随心所欲不逾矩”真是很高深的一种境界啊。
  上学期,我很浮躁,没有几天静下心来反思自己。这学期一开始,以为自己静下来了之后,丢个考验给我我又坐不住了。敲下这些字很内心平静了许多,感觉又找回了自己的节奏。还是慢慢摸索前进吧,山东大学虽然不是我一开始想要的,却是越探索越精彩呢。
 


【作者:环境学院 2015级 陈奕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