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程舒

发布时间:2016/03/19 13:18:04   点击:  

3月19日 星期六 晴
  周六上午是惯例的日语学习。 
  在两个小时内我花掉50元车费,连同450元的报名费一起换回了日语N2证书。 成绩比想象远好不少,证书与成绩单拿在手里却并无什么欣喜,单薄的重量好像在提醒我这玩意儿只是两张纸。走在他校充满历史感的校园里,全身都在嚎叫好累好困好想睡。
  我中午为了写山大日记没有睡觉,然而还被退稿了。当然这是非常合理的。我好像天生和写东西过不去一般,作文被老师从小叨念到大,上大学写论文也是一番苦战而最后评价平平。然后我就在感叹中文博大精深的同时对她有了些敬畏感。 但我对语言的热情还是存在的,只不过爱屋及乌式地转移到了日语身上。 
  日语是门暧昧精细,又附有拙巧的语言。词语本身不会过分复杂精致,时有绵长时有简洁,朴素安静。 翻译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个学外语的必然有所感触。虽说我专业是英语,奈何水平实在不行,反倒是日语的学习让我更有兴趣。总有些词语用其他语言无法传达,「儚い」,虚幻,梦幻,却比虚幻美好,比梦幻飘渺。「切ない」,痛苦,伤心,却饱含无可奈何,纤细敏感之意。日本人讲求"物哀"之美,被解释为喜爱樱花绽放般瞬间之美,却又哪里不是对恒常的渴望呢。人类无非大同小异,何必非要说死国民性,找出点民族优越感来。
  读《百人一首》时,有些翻译让我目瞪口呆。「月を見る」译作"举头望明月",然而直译过来,不过"看月"二字而已。既无举头的动作描写,也无远望的神态表现。仅仅只是,看着月亮而已。当然,翻成"看月"既无情趣也无音律是万万不行的,但即便是如此深思熟虑的翻译,也依旧无情的占用了这一句给人的想象空间。这种无法通过翻译展现的美感,大概就混沌的拙感之巧吧。不过话说回来,任何一门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音律与精神之美。不懂一门语言,大概就很难感受其美,凡人如你我也只能常怀爱美之心度日了。
  但是学习中开小差讲这么多,我还是得看着新编日语上的自动他动愁眉苦脸,现实总是很残酷,就好像兴隆山的春风永远比中心彪悍几个次方一样。 讲这么多,我就想问问,有人一起战7月份的N1么?


【作者:政管学院 2015级 程舒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