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退伍军人走访者 陈宗溪
发布时间:2016/03/25 09:42:39 点击:
3月24日 星期四 晴
料峭春寒,三月的春风夹带着些许冷涩的味道。去往荣军医院的路途不算远,大家坚定地向着目标进发。今天我们将要去看望曾用鲜血保卫祖国的老战士们。 到达荣军医院时,大概是下午两点半,来到小小的宣讲室,老人们已经在椅子上坐好,看到我们的到来,他们的眼神中略过一丝惊喜。 “以前都是周六周日才会有人来看看我们,今天有这么多”一位老人颤巍巍地站起来,身子微倾,但声音仍洪亮而有力。 “我们来给您表演节目来了!” “好,欢迎孩子们,咱们给孩子们鼓鼓掌!”又一位老人起身,号召大家给予我们欢迎的掌声。
掌声落下,我们合唱了那首熟悉的《我的山大我的家》,因为很多老人的听力不是很好,我们唱的格外响亮。这是我们第一次用如此的气势演唱一首抒情歌曲,一瞬间很多同学甚至唱出了一种无坚不摧的气势。一曲唱完,我们班的男同学又合唱了两首军歌,座中的老人显然都被气氛感染,情绪高涨起来。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起身唱起来,沙哑的嗓音仿佛有种穿越时空的魄力,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但当年的气势依然还在,渐渐地,老人的独唱变成了老人们的合唱。逆光的方向,我仿佛看到了几位老人在擦拭眼角的泪水,也许这首歌曲勾起了过往的回忆。
抗美援朝战争,他们戎马归来,虽然此刻的他们面容苍老,行动迟缓,也许能记录属于自己那段历史的只有身上的弹痕,但他们的血依旧是热的,沸腾的热血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冷却。一曲红梅赞,一曲北风那个吹,一曲长城谣。老人们的表演并不能算是精彩,但每一个苍老的音符间,满满的都是力量,满满的都是赤诚,满满的都是情怀。 “我来陪您说说话,拉拉家常。”我走到两位老人面前,两位老人显得很是高兴。平常不善言谈的我,此刻刚好是一个称职的倾听者。老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眼神与我触碰的一瞬间,那种目光突然的炯炯让我意识到,也许他们平常吃穿不愁,但是可能很少有人愿意促膝倾听他们的故事。他们不想自己光荣的历史永远成为淹没的历史,他们的故事需要有人听。老人旧军装胸前的军功章可能因为时间太久已经有些氧化,我却觉得光芒不显当年。老人的讲述还在继续,我的心却已远,思索着过去,历史课本上的白纸黑字,此刻却是如此鲜活真实,胜利的荣光下却带有那么一些苦涩的味道。 “帮我照个相吧,也许过两年…”老人没有继续说下去。我拿出手机,在我的指导下老人成功自拍了一张照片,有些俏皮的笑,眉眼间似乎仍能看到半个世纪前英俊的他。 “我们冲锋陷阵,你们好好学习。”我的心里有一种沉甸甸的重量,却又充满一种勇敢的力量。
离开前,我留下了老人的手机号,虽然老人口中说着不用麻烦,可我仍想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去陪陪他们,听听他们的故事,此刻,我只希望每一次拨通那个号码,不会听到空号的提示音。
【作者:管理学院 2014级 陈宗溪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春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