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环境学院本科生 王晶晶
发布时间:2016/03/25 21:35:09 点击:
3月25日 星期五 晴
几天前就筹划着得空时到百花公园转一圈。本是想着到下周花开得盛些时去,但早上走出宿舍楼之后便改了主意。极蓝的天色加上和煦的阳光,再配以偶尔几声鸟鸣——我向来是一个抵不住美景诱惑的人,恰巧上午没有课,于是当机立断,择日不如撞日,就是今天了。
本以为人不会很多,毕竟不是周末,然而踏进公园的大门之后才发现并不像自己预期的那样。清晨的阳光并不炽烈,暖洋洋地洒在身上,离门口不远的一树白色樱花因着阳光的照耀竟也成了发光体,一簇簇半透明的花瓣晃了人的眼。随处可见晨练的人,这里一群,那里一伙,混杂的音乐声、笑声、脚步声、说话声、鸟鸣声,闭眼听来,也别有一番趣味。
隐约听到一段节奏明确但旋律柔和的乐曲,在被注意到之后,那乐曲声像是自动放大了一般在耳畔越发清晰,好听极了。于是干脆中断了原本想要前进的脚步,转而走向一条小路,一直循着乐声走过去。
看到眼前的景象时,第一反应是张大了嘴巴,然后赶紧拿起手机就开始拍照,最后就傻站在原地一边想着“真美啊”一边忍者快要压垮眼眶的泪。我数不清楚眼前有十几对还是二十几对两鬓斑白甚至满头银发的老人,或是闺蜜,或是老伴,执手相望,你来我往——他们满面笑容地跳着不那么利索的舞步,但我觉得任何任何一个舞蹈大师的表演都不及眼前的一幕更让人动容。我呆呆地站在原地,那些爷爷奶奶冲我善意地笑,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以微笑,然后从来时的路返回——这片天地本该属于他们。
远离了舒缓的舞曲声,冷不防就被一通锣鼓声袭击了,刚要皱眉,继而就是胡琴声幽幽咽咽地传了过来,忍不住好奇——我总是容易被声音吸引——决定去一探究竟。原来是吕剧社在义务演出,各种家伙事儿一应俱全,周围一圈儿人,站着的,搬了小板凳坐着的。社里都是些年过半百的前辈,每个人都不止一把刷子,唱、演、伴奏、主持,样样都行。带有塑封的文件夹里厚厚一叠乐谱,一页一页,整整齐齐,珍而重之。几个老人微闭着眼,手指在大腿上打着拍子,听到尽兴处叫好声一片。不知为何,我突然有种身处民国的错觉,那是一个人们的精神世界极度丰盈、人才辈出的年代。我不知道当时的情形具体怎样,大概与眼前别无二致吧,不过是换了时间和地点。
前几天,许巍出了一首新歌,名字叫做《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是啊,还有诗和远方。而我想说,眼前不止生活中的苟且,还有花和阳光。向今天带给我感动的那些人致敬,他们是“小市民”,也是“老文青”,所以,时光啊,请对他们再温柔些吧。
【作者:环境学院 2013级 王晶晶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