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创青春决赛金奖团队获得者 惠亚双
发布时间:2016/03/27 09:53:56 点击:
3月26日 星期六 晴
几个月的努力之后,我们团队终于站在了“创青春”的校决赛赛场。“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答辩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但是这中间蕴含了我们所有成员太多的汗水。最后的结果给了我们莫大地欣慰,“创青春”金奖的荣誉来得令人激动,更令人感动。
记得大一时,听同学们讲述优秀的学长学姐参加“创青春”之类的比赛时,我既钦佩又羡慕,也暗自下决心要向他们看齐。于是我在之后的大学生活中积极学好课堂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所学知识的深度。终于在上学期,我们几个人关于参加“创青春”产生了共鸣,于是一场长途跋涉拉开了序幕。“创青春”的战线拉得比较长,而我们把目标定得比较远。所以我们都是付出一百二十分的努力来做这件事。几个人凑在一起想方案、找专利、制定计划、完善细节,不厌其烦地一遍遍修改,一遍遍审核,终于我们的第一份文案诞生了。那一刻是我们是无比自豪的。
就参加这次“创青春”而言,我认为,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所有成员的付出和努力。参加一项比赛,一定要怀有我要对得起队友的付出,更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的心态。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要怎样才能做到更好。一个团队包括八个人,每个人都要各尽其责,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团队的作品添彩。“创青春”的比赛过程就是将每个队员的优势在一个团队里面发挥到极致,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比如我自身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不善于表达,而我们团队的一些同学,在讲台上会有很好的表现力,整个演讲会显得张弛有度,这就是互补,就是合作的力量。由于比赛项目的跨领域性,我们找到的队员的专业背景包括了医学、生物技术、财务管理、法学等各个领域。每个人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解决相应的问题,事实证明,我们的思维碰撞出了灿烂的火花。
下午,我们进入复赛的团队来到圣昆仑音乐厅观看六支优秀队伍的路演答辩。我只想表达的是,不管是实践类的还是计划类的,大家的创意都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创业前辈们的分享也很有意义。台上的同学都对自己的作品有足够的了解度,但是,作为一名“挑战杯”的参赛者,我知道,表现不俗是对细节无数次锤炼而来的结果。当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同学面对评委的提问答非所问,或者时间观念不强导致超时,这些都将引起我们注意。我也会仔细考虑评委对台上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的团队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以及我们要怎么去完善。总之,今天下午的路演更像是一个积累经验,在竞争中进步的舞台。
省赛就要来了,希望我们团队能够走得更远,感谢我的队友们几个月以来的努力以及老师们提供的经验、技术指导,更要感谢团委老师提供的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作者:经济学院 2013级 惠亚双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