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自闭症儿童志愿者 苏竹勋
发布时间:2016/04/08 09:10:34 点击:
4月7日 星期四 晴
自闭症儿童,在我的意识里一直是一群安静沉闷的孩子,他们不会吵不会闹,不会与外人交流。直到今天,当我真正走近他们,靠近他们的生活,我才明白,自闭的他们,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许安静或许吵闹,外界对于他们仿若并不存在,只有当我们强烈干预的时候,他们才会慢慢做出反应,然而也只是略微的反应。也只有到这时,我才真正明白自闭的含义。
到达济南残联时,我看到的是一群孩子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排成一列,拉着前面孩子的衣角,欢快地跑着笑着。我很惊诧,这样的他们似乎与正常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会体验游戏的欢笑。然而事实是,孩子们虽然这样跑着闹着,却并不是如我看到的那样因为游戏而欢乐,他们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暂时的精神兴奋。教室里时不时会有孩子们的哭声,也有孩子们大笑或是尖叫声,普通的幼儿园虽然也会吵闹,但与此时的声音是不同的,幼儿园里的吵闹是孩子们的天真活泼,而这里,是孩子们表现出来的脱离这个世界的情绪和语言,你不能从中感受到阳光明媚,更多的是震惊和压抑。
老师将我分配给名叫丹青的小女孩,六岁的她蓄着短发,她坐在妈妈面前低着头啃手指,偶尔抬起头四处张望,甚至笑出声来,却不会把目光停留在身边的任何事物上。课堂上老师教给孩子们简单的舞蹈动作,刷牙洗脸梳头穿衣,就是这样的生活动作通过音乐舞蹈教给他们,然而他们只是在家长地引导甚至强制下做出不规范的动作。丹青在妈妈的引导下机械地做着日复一日重复着的动作,可她的一切思绪可能根本不在这里,她有自己的世界,所以她总是停不下她的双手,抓自己的脸,挠自己的头发,甚至放进嘴里。看着她这样,我在一旁一边陪她说话一边帮妈妈引导她,而她依然不能专注哪怕三秒钟。也许因为这样的孩子令妈妈在外人面前更加自卑,妈妈时不时向我投来歉意的目光,我才把思绪从孩子们的身上转到家长们的身上。他们耐心地陪孩子们治疗,孩子们不听话他们也会生气失望,甚至对孩子很严厉,凶他们甚至打他们。我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复杂而深刻的情绪,期望,失望,深爱,遗憾,痛心,也许还有自责。下午两个小时的课程中,家长们一路陪伴,孩子们始终不肯打开的心灵深深刺痛着他们,因此哪怕孩子们给出些许的反应,他们的惊喜和兴奋都溢于言表。
我只是陪伴他们两个小时,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旁观者,而他们却日复一日面对这样的处境,每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家庭都在承受着灾难,来自心灵的灾难。孩子们依然封闭着自己的世界,不肯走进我们的世界,也拒绝我们进入他们的世界。家长们只要有一丝希望都没有放弃给孩子的治疗,为人父母他们只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幸福。而即使作为旁观者的我,在此时此刻也毫不吝啬我力所能及的关爱。自闭症儿童需要的正是这个世界的关爱,来自于我们普通人的关爱。
在来到这里之前,我对自闭症儿童有着些许的害怕,因为不了解,所以害怕甚至排斥。现在的我,对他们更多的关爱,希望他们的眼睛里会有这个世界的色彩,是我们为他们描绘出这个世界的色彩,而仅仅是做到这样,依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能动学院 2014级 苏竹勋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春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