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太极拳练习者 黄豪杰
发布时间:2016/04/28 22:39:56 点击:
4月28日 星期四 晴
学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已经有十余周了,今天突如其来的结业考核让我一时摸不着头脑。太极拳老师如意算盘打的叮当响,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学员们都没有做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考核,更能反映平时学习的功底。
烈日当头,微风徐徐。训练场上留有一片余荫,我站在阴凉处的边缘,开始了全套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考核——不,应该说是表演。
老师扫描了我们一眼,只缓缓说了一句:“起式。” 听到这一口令,我的左脚不由自主地开立,双臂也缓缓抬起,而后绷直,静静沉下,按掌。接下来,一套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我都顺畅地做了下来。而这时候,脑海里闪现这一式一式的口令,我便开始浮想联翩了。
太极拳的招式,每一个名字都是这么美丽。它仿佛是江湖上一本失传已久的武侠秘籍,又像是张三丰在武当山上为自己书写的健身日记。
这么想着,我打过了一招又一招,倒卷肱展现了翻掌转臂的柔姿;左右揽雀尾展现了丁步抱球、沉跨翻掌的大气;单鞭——云手——再单鞭,这几式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摆完高探马,脚尖虚点地,前十二式已经悄然结束了!
双峰贯耳,我绷腿,我弓步。斗牛一般,开摩托车一般,霸气凌然。左右穿梭,我用尽气力抱球把气推出,再配上一个超酷炫的海底针姿势,堪称完美。闪通臂,转身搬——拦——捶,优雅地不要不要的。最后的如封似闭、十字手,气归丹田,而后迎来了收式。
打太极的过程中,由于浮想联翩,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错了三个动作。老师看在眼里,拍了拍我的肩膀,课后我自知功夫不到家,又练习了很久。我确实想了很多诡异的画面,从太极拳招式的名字开始:
为什么这些名字可以如此动人?每一个名字后面都定格了一幅精美的画面,就像野马分鬃,就像海底针——我能想象到,因而也就打的特别传神。
为什么老师只教授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却不传授背后的文化内涵呢?
这是否就好像小时候我们背诵经典,却不理解它的意思一样?
太极拳是慢节奏的,提倡修身养性。那么太极拳是否也可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融入到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甚至还想过,如果太极拳可以配上活泼轻快的音乐,几倍速率地打完,是否可以和街舞相媲美?
种种想法袭击了我的脑海,我却不得解。
私以为,传统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后人不懈的传承,和其改造升华的无限可能性吧。
【作者:软件学院 2014级 黄豪杰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春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