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医学院本科生 曹俊雅
发布时间:2016/05/09 02:09:07 点击:
5月8日 星期日 晴
看到日历上画的红圈,忽然想起今天是母亲节了,险些在浓厚的考前氛围里忘记了这件事。拿起手机,和妈妈热聊了一阵后换爸爸接电话,谈话的速度明显就慢了下来。无非是打听一下天气,说说家里的猫有没有出去和别的猫打架,再抱怨一下最近课业的辛苦,最后接受对不努力学习的批评,已然是“四部走”的阵势了。然而当我说:“血液病理论好难背啊,不想学了!”接踵而至并不是批评,而是爸爸一本正经地说:“我觉得这一部分在理解上确实有难度……”一瞬间我陷入了微妙的错愕当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爸爸的批评已经成为我学习的动力,这种安慰反而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和家长进入了同一个专业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关键时刻可以得到有用的建议,但无时无刻不得提防着来自资深学霸的挖苦。想要努力赶上甚至超过“前辈”的心情,大概便是我考试周的重要支柱了。
最近的谈话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内容:“听说某某市的医院又出事了,爸你注意安全。”通常只会收到一句“嗯”作为答复。但有时候爸爸也会说:“虽然形势是这个样子,但你要记住病人来医院首先是为了看病,而不是找你的麻烦,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也要先检讨我们这边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我一边答应着心里却感到非常难过。因为家住在医院后边,目睹医闹也是从小就习惯了的事,甚至有一次站在家里的厨房看见对面的办公室里涌进几十个“全副武装”的人,而爸爸就在隔壁。砍医伤医的事件不断,朋友圈里也积攒了很多同行的愤怒和悲戚,但我最想做的是告诉那些非医学从业者的人们,在这个岗位工作了几十年的大夫,即使是面对现在的形势,心里想的依旧是“病人来医院不是跟我们打架的,首先要检讨自己”。希望立法和相关的保护措施能尽快完善吧,不然若干年后这样的对话变成了“注意安全”、“你也是”,该有多么心寒。今天是母亲节,却写了这么多关于爸爸的事。但往往我们会毫不吝惜地表达对母亲的爱,却很少能坦诚地说出对父亲的爱和感激。有时候很羡慕美式的家庭关系,他们可以自如地说着“I love you”,但是换成自己便会脸红到耳朵根。但我想如果将来变成很厉害的人,让爸爸说一句“不过尔尔!”,是不是比把爱挂在嘴边更有说服力呢?
【作者:医学院 2012级 曹俊雅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孙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