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医学院本科生 李圆梦
发布时间:2016/05/10 09:24:23 点击:
5月9日 星期一 雨
今天上午我参加了局部解剖学的实验考试,这也就意味着这门课已经结课了。
解剖实验的考试形式是老师随机从全身400多个大大小小的解剖结构中抽取20个,用英文名词表示出来。作为考生,我们需要在二十分钟内找到所有的结构并指给老师看。
考试之前,大家都很紧张。因为每一组只有8~10个考生,剩下的人需要在外面等待。每个人都拿着记满笔记的英文名词表,或者默默地背着单词,或者闭上眼睛,回忆每一种结构的具体位置。每一个20分钟都过得很快,虽然我是第五组,但是感觉一转眼就轮到了。
我和同组的人穿好白大褂,带好手套、口罩,走进了考场。拿到了自己的考题,我迅速浏览了一遍,把20个结构都用中文简写了出来。然后,面对着“陪伴”我们十个周的大体老师,我努力回忆着每一个结构的位置并指给老师看。每找对一个,老师就会在试卷上打一个对号。由于对考到的结构很熟悉,很快我就“集满”了20个对号,拿到了来之不易的满分。
从解剖楼往外走的时候,我又不由得开始舍不得这个地方。还记得上周最后一次局解复习课的时候,下午两点上课,但是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一点之前就到解剖教室复习。我记得自己从下午一点钟开始,对着英文名词表,一个一个的寻找表上的结构。自己组的没有,就去别的组找。400多个结构,从第一个找到最后一个,没有任何遗漏。完完整整找完一遍后,突然听到有同学惊呼,已经六点了!我听了更是惊讶,就好像是一瞬间的功夫,已经过去了五个小时!即使已经下课,大家却都没有要走的意思。我拿起名词表,开始第二遍复习。又是400多个结构,在强烈的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里,“泪眼朦胧”中,我坚持完了第二轮复习。这时已经晚上八点了。站了整整七个小时,感觉自己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同学们陆陆续续离开,我坐在凳子上休息,才发现早已经错过了晚饭。
后来,我又重温了一遍自己不熟悉的结构,直到九点才离开解剖楼。那天晚上,很多同学都发朋友圈说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有这种“奇特又辛苦”的经历。的确,也正是经历了这样一次“忘我”的复习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当一名医生的苦,也体验到这其中的快乐。
不由得又联想到最近发生的“伤医事件”,作为一名医学生,看到这样的新闻,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惊和伤心。我认为无数医学生都是像现在的我们这样,怀揣着最单纯的治病救人的理想,希望将来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我们熬夜苦读,也鲜有赖床的轻松时光。背过一整本一整本的生理生化,病理病生。我们真的在用心付出,真的想做一名好医生。而少数患者的不理解和极端行为,伤人伤己,真的很不可取。希望我们彼此谅解,耐心沟通,不要让悲剧重演。
一次解剖考试,让我想到了很多。只能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医学院 2012级 李圆梦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