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王雨璇

发布时间:2016/05/15 10:51:59   点击:  

5月15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天气终于有些放晴了,趁着周日,我兴致勃勃的看了新的一期《奇葩说》,但这次的辩题,确切的说是这次的话题有些不同寻常,因为听起来很沉重“绝症病人想要放弃生命,我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
  的确,节目一开始气氛就异常沉重,辩论还没开始,许多人就红了眼眶,开始后,听着有关选手至亲之人那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大家感同深受,眼泪是这期节目的主旋律。在双方的辩论中,有几句话对我触动很大:辩手邱晨引用龙应台的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听起来很残忍,很催泪,但是事实不就是这样吗?人生就是不断的告别,或早或晚,如何演绎这场离去,是我们不想想,不敢想的地方,但是总有一天你不得不成为主角,做出你的选择。鼓励,是人之常情,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至亲之人多多陪在自己的身边,哪怕一分一秒,就像李林说的“只要她在,那就是家啊。”可是,这种爱,又是不是一种自私的爱呢?你将自己对陪伴的奢求建立在他们病痛的折磨上,就像邱晨说的“撑下去不是撑过去”,绝症,撑不过去,但是痛苦也是一样,预料结局的撑下去,不更是一种折磨吗?这次辩论没有胜负,的确,也分不出胜负,对于生死选择,对于至亲至爱,怎么选,我们都是输了,我们都会失去。
  马东在结尾时破例谈到了自己的父亲马季,在回忆那段痛苦的离去时,他显得很平静,并不是没有爱与留恋,是他放下了,看开了。的确,我们中国自古至今对于死亡就是十分的避讳。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就是平时说了不吉利的话,都要摸摸木头寻一些心理安慰。但是,不谈就永远不会吗?随着我们的长大,父母亲人都会慢慢老去,我们敢于讨论这个敏感而又伤感的问题,也是我们对生死,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是我们的情商,我们的坚强的进步。
  很少会对一个节目有这么大的感慨,也许是这个问题会让人变得深刻吧。至少在一张张纸巾里我明白的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只有欢笑,还有泪水,如何在泪水过后继续欢笑,就要正视生死的悲欢,才会珍惜眼前的精彩。


【作者:政管学院 王雨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孙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