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罗家鹏

发布时间:2016/05/17 09:18:37   点击:  

5月16日 星期一 晴
  今天的阳光明媚、灿烂,天空是澄净无瑕的湛蓝。周一上午第二节课是当代中国政治思潮课,我们的任课老师钟老师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一节室外讨论课,这是我们大学三年以来的第一次室外讨论课。钟老师的教学习惯颇有苏格拉底的风格,因此很多同学笑称钟老师心里住了一位苏格拉底。
  早上10点到12点,在图书馆的门口小树林里,在银杏树下,打着政管学院政行班招牌的“钟格拉底讨论学园”开张了。在讨论前钟老师简要发表了他的观点和这堂课的宗旨。他说真理越辩越明,大家可以各立其意,各抒其心,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大家一起辩论、探讨。这堂课我们一共讨论了四个话题,一是新权威主义、二是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三是西化论、四是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的相关评价。围绕这四个问题大家进行了激烈的探讨。
  四位同学的精彩发言,多位同学的提问、交流、讨论和辩论使得思潮课妙趣横生。或许单纯地探讨理论思潮颇有些纸上谈兵的色彩,但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我们在探讨的过程中交换了各自的观点和理解,发现某些理论的缺陷与偏颇,发现自己学习和思考中的短板和不足,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发现学习政治之美,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最后,钟老师给我们两点建议和期许。其一,多读一些政治哲学类的书籍,既有助于我们培养对于时政的分析力和洞察力,也有助于提升自己自我反思的能力。其二,多读一些实证研究类的书籍,把握实证研究与理论探索的关节点,大方向上以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微观层次上,研究理论的同时,把握理论是否能够达到逻辑上的自洽,在指导实践过程中是否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最终要注意的是在实现理论价值时,不能践踏时下的价值观念和标准。在实践和理论构建过程中更关注人性,人的价值,道路自信和关注时政新的变化。
  进入大学三年来,我学习了很多课程,这节思潮课或许不是最好的一节课,但它却是最特别的也是最难忘的,令我受益匪浅。在这堂课中我得到最大的收获是,要注重思想的交流和理论的探讨;在考虑问题的过程中不能过于极端化,要站在各个理论提出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继承的大框架下设身处地考虑;同时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当下的实践,考虑机会成本与选择的问题。不求针砭时弊入木三分,但求思想交流活学活用。

【作者:政管学院 2013级 罗家鹏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