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陈婷

发布时间:2016/05/23 09:07:41   点击:  

5月22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可以被称为“图书馆的一天”,虽是周末,可有写报告任务在身,无奈早上强忍困意起床,在食堂吃过早饭后,便背着电脑来到图书馆写东西。因为事前毫无准备,所以注定今天一天都要因为写报告而泡在图书馆了。
  我们小组报告的主题是中国医改的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得益于此,我接触到了之前所未曾关注的领域——中国医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医疗体制改革也被提上日程,此后漫长的医改大幕拉开了。算算到今天,医改过去了38年,可各界学者的激烈争辩以及中央不断调整的医改方案,都在告诉我们医改并未结束,对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探索仍需继续,甚至很多文章直接指出政府之前在医改方面的作为都是失败的。想想38年可真是一段不短的光阴,我不禁感慨原来一项改革的进行是一场如此浩大的工程,38年的苦苦探索都没能换来医改的最终方案,这其中各方利益的博弈、市场与政府之争、国内与国外经验等等都深刻影响了这场医疗卫生体制的巨大变革,或阻碍或推动,其中有进步,也不乏走了一些弯路。但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改革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有既得利益集团的重重阻碍,越往前推进越知其艰难,改革也不是一拍桌子的灵光乍现,改革方案要能适合中国国情,因此也就要在实践中摸索,难免犯些错误,但重在及时修正。改革欲速则不达,尤其是在关系到全体人民福祉的医疗改革方面政府更要慎之又慎。
  最近这几年医患关系无疑成为了社会热点,时常会有杀医伤医以及医闹事件的发生,前不久的发生的因医患矛盾而被砍杀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仲伟医生的去世,在令人感到叹惋的同时,也在此叩响了医患关系的警钟。其实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对医生不信任的心理也与旧有的医疗体制的弊端有关,以药养医、医生吃回扣等畸形的破坏医患关系的医疗行为就产生于旧有的医疗体制。希望在新一轮医改中,政府最终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医改方案,彻底根除这些旧有医疗体制下产生的乱象,重塑医生救死扶伤的形象。
  经过一天的奋战,加之和小伙伴的分工合作,终于在傍晚吃饭前顺利写完了报告,长吁一口气,这下晚饭可以安心地吃了。吃过晚饭后,再次回到图书馆,终于有了些闲暇时间,算是抓住了周末的小尾巴可以安心休息一下,追追剧,听听歌,放松身心,以迎接下一周的紧张学习。


【作者:政管学院 2014级 陈婷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孙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