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周庄游览者 王喆
发布时间:2016/05/26 09:27:45 点击:
5月25日 星期三 晴
世人匆匆,红尘往往。总在寻觅,何时停息。人总是在追求得不到的,总是在假想得不到的一切的种种好处。平时的繁忙总渴望有属于自己的闲适时光,总在憧憬当自己停下旋转的陀螺会是一种如何的恬淡。恰此忙中偷闲时,古镇正夏日。莺恰恰,柳依依,弯弯水道懒鱼鹰。来周庄古镇就是为了享受一种慢时光,一种悠然,一种恬淡。这天起了个早,打算在古镇转转,去体验一下最真切最平凡的生活,八卦一下蕴藏在石板路下婉婉道来的红尘往事,才子佳人。早晨客栈的老板还没有归来,只有在客栈里的老婆婆,应该是客栈老板的妈妈。
出了客栈的大门便是一条河,河水悠悠地流淌着,似乎永远不着急,就这样浸润着胡同里的人家。河岸杨柳依依,绿叶映衬在水中,水绿绿,柳依依,不知是柳叶染绿了河水还是河水浸透了每一片绿叶。不远处就有一座石桥,有水的地方自然少不了桥,可惜我不是古建筑的行家里手,没办法欣赏这其中蕴藏的文化,只能从一个门外汉的角度欣赏。整座石拱桥横跨在河上,岁月的沉淀已将它的浮华洗去,留下的只有素白的石栏。多年来来往往的行人已将整个桥面踩磨得十分光滑,但却仍是不平,小车想在上行走是不行的,这也许就是小桥的魅力,千百年承搭匆匆行人,却不肯被现代的文明所打扰,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下了桥,一个人好像古代官人一样,踱着方步,慢悠悠地大步走在一条条弄堂里。周庄的每条小巷都不宽,恰好可以并排行走两个人,我自己一人走在路的中间,看到前方,老大爷和迎面来的大妈热情地打招呼,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口中的方言,但吴音软语确实和这里很搭配。“醉里吴音相媚好”说的应该就是这样吧。小巷两边的店肆都是古代的建筑,亦或民国时代的建筑,反正我分不清。我不是历史学家,只是一个来这里寻梦的普通人,这家的男人在一块块拆下门前的木板,为新的一天开始忙碌,我则依旧踱着我的方步走在巷子里。白墙墨瓦,吊角飞檐,门板窗棂,无不诉说着这里的历史。苏州古典园林讲究移步换景,相得益彰,作为一个糙人,我承认拙政园的典雅精致我欣赏不了,但在这里,漫步巷中,远观无路,走到尽头才能发现,原来移步间却是另一番景致,另一条弄中巷。
踱着步子沿着水边走回客栈,整个空气中都弥散着水乡特有的湿润气息,小桥流水,家家垂柳。整个小镇都被水环保,处处散发着水文化。时光往往在舒心时偷偷溜走,一路走来,走走停停,吃吃看看。
【作者:医学院 2012级 王喆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