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历史学院本科生 赵显锋
发布时间:2016/05/30 17:40:12 点击:
5月30日 星期一 晴
大学里最好的事情莫过于到图书馆阅万卷书和听大师们的讲座了。今天我有幸在进入大学快一年后听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曹丽丽老师关于如何走出人际交往误区的讲座。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子来说,因为很多方面不同,所以我们的人际交往更易陷入误区。
我们从小到大就在各种外界评判中长大,这些评判就像考试中的标准答案一样,它使我们有时很难按照自己的心声去处理人际交往,甚至我们有时会感觉自己被父母、老师、领导等等外界的评判所绑架。当评判无处不在的时候,我们便开始讨厌它,有时甚至对其进行非暴力的抵抗。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处理与同学、室友等的人际关系时应该尽量减少评判性的话语,比如尽量少用“你怎么怎么”之类带有鲜明评判色彩的表达,而多用一些“我如何如何”之类更多表达自己内心的话语。当然对于合理的评判我们应该接受并且应该遵循,而对于不合理的评判,我更希望怀着一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态度。毕竟有时候倾听心声去处理人际关系更重要,所谓“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大概就是如此吧!
当然曹老师也讲到了“值得”这一关键词,她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被认可、被理解与被爱。虽然人无完人,但不应该因为某个人因为缺点犯的错误就否定他整个人。如果仅凭考试成绩就决定一个人的优劣,那么马云的确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如果我们被成绩、听话等这些外在标准所绑架,那么我们本身就是失败者。无论我们遭到了外界多么大的打击与否定,我们都不应该否定自己,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从内心认可自己,而不是依赖外部的价值标准来认可自己。
最后我们很多人都离开家乡来此求学,我们必须建立和经营自己的支持系统,多方下手,比如学习、生活、工作,思想上多方的朋友与支持者,记得不要天天刷手机,沉迷于虚拟世界,在现实世界的朋友更重要。就像虚拟经济离不开实体经济这个基础一样,人际交往亦是如此。
【作者:历史学院 2015级 赵显锋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