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于璞

发布时间:2016/06/05 18:50:25   点击:  

6月5日 星期日 阴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戏称自己是一个“勤奋的码字工”,一周码字“可绕地球三十圈”。一周的时间里,在毛概论文、选修课论文、团校论文、英语论文、班级团活动记录、社会实践开题报告等一系列文字材料轮番轰炸下,我几乎每天都要耗在电脑桌前几小时的时间。而令人开心的是,今天,经过一番仔细的修改和订正,我终于完成了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课堂论文。
  应该说,在还没有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积累的前提下,学术写作对于一名大一学生来说是有不小难度的。从选题、查阅资料到整理汇总、形成框架,再到正式开始写作,每一步都需要认真踏实的态度和勤恳不懈的努力。虽然这只是一篇以课堂作业形式布置下来的论文,在内容的高度和深度方面无法和毕业论文相提并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论文该有的格式以及该具备的要素可一个也不能少。而这些要求,最初让我很是头疼。
  高中阶段,我曾经在大学教授的指导下和同学共同完成过一篇学术论文。当时,我们经历了联系导师、确定选题、查阅资料、反复讨论、开题结题答辩等一系列颇为考验人的过程,因此,对于论文写作的大致流程和基本要求我已经有过初步了解,现在想来,还是十分感谢当时尝试写作论文的经历所带给我的磨砺和成长。
  虽然有过一次尝试,但第一次一个人独立写作论文还是带给我很大挑战。就拿选题说吧,老师的要求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相关即可”,然而要从这么大的范围里确定一个自己喜欢而且能够找到写作思路的选题,可真不是一件简单事。还有文献查阅的过程也令我几乎崩溃,各种相关的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报纸、会议记录几乎都要粗看一遍,还要从中选择出有价值的文献作为参考资料并且从中合理分类形成自己的写作体系,而这些庞杂复杂的工作也只是前期准备,因为,当我真正开始写作后才发现,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可要靠自己写出一段有逻辑有意义的文字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就是在这样“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逐渐打开了思路,顺利地写完了初稿并仔细地修改和订正了一番。记得老师说过,在大学里,不管学习什么专业,阅读和写作都是基本功,尤其是写作论文,更是一门必修课。当然这篇论文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想,“万事开头难”,慢慢积累经验,论文的质量和写作的水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所进步。

【作者:政管学院 2015级 于璞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孙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