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德国交流生 王媛
发布时间:2016/06/19 03:33:53 点击:
06月18日 星期六 晴
山大德语系一直以来都和德国巴伐利亚州对华高教中心有合作项目,每年会有同学来奥格斯堡和慕尼黑的高校交换。默克尔今年访华期间确定2016年为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借此机会巴伐利亚州对华高教中心在今天举行了校友会,鉴于目前中德两国间频繁的留学人员往来讨论的话题便是关于印象中的家乡。在上午的讲座中两位德国和中国同学分别分享了他们在中国和德国留学时的经验,之后来自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也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做了一场报告。
随着现在留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很多人在接触另外一个文化时常常会在文化认同感上有矛盾的情绪,因为在跨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在对待一件事情还有其他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时,本身早已形成的价值观就会受到挑战,这时自身的评判机制便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调整现有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比如说我们在进入一种新文化时不由自主的会受到它的影响,在场的一位德国人说在日本留学五年时间里他慢慢发现自己与别人辩论、争论的能力下降了,因为与日本比较追求内敛含蓄追求创造对话气氛和谐相比,德国人习惯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即使有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冲突,但是他们更看重的是“你内心想什么就说什么”。但这种变化往往本人很难发现,通常是当这个德国人回到原来生活的圈子里时他的朋友或家人告诉他“你怎么没有以前那么爱发表意见了”,这时候他才会突然意识到这种变化。这么看来跨文化的意义也在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包容,相互的学习。
但究竟什么东西会让你在异地有家的感觉?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第一想到的都是家乡的美食,但是德国人眼中家乡的味道是烘培店里面包的香味或者是家乡的啤酒。但是中国人的答案则是多种多样(感谢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同时共同的语言和已有的家庭朋友关系是我们与家乡最紧密的联系。
在德国交换的期间,经常会碰到文化冲击,德国人见面打招呼一般会问你怎么样?刚来德国时还认真地回答自己这几天都干了什么,但是后来发现,其实这句话的答案大多数情况下有一个标准答案“谢谢,我很好,你呢?”同样“你昨天晚上睡得怎么样”也是像寒暄一样,对方并不期待你给出一个非常详细的答案。
今天交流结束的时候并没有讨论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我想家乡对于每个人的含义也都不尽相同,有的时候在德国火车站旁边土耳其人开的新疆餐馆里吃大盘鸡时总能想到德语班在中心校区门口的阿拉木汗的聚餐。
【作者:外国语学院 2013 王媛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艺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