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郑连虎
发布时间:2016/06/22 08:57:59 点击:
6月21日 星期二 晴
忽然便觉起来,雨中洪楼确是别有一番味道的。
记得距第一次在洪楼看雨,已有两年光景。彼时尚居南新,习惯了远离喧嚣、清雅安静的生活。仲夏时候,有一日到洪楼,刚一落脚便察觉到耳边的聒噪。突如其来的闷热和各路声色混杂,瞬间填满对洪楼的第一印象。我以为,那会是一场并不愉快的相遇,只好匆匆办完手上的事,躲到洪楼的图书馆里去翻书,消磨着返程班车出发前的时光。
正当一行行字所变幻的景象在眼前展现,时间提醒我要快点离开。还没有完全从文字里走出来,我拖着缓慢的步子,挪到门口。然后,我听到了久违的声音。
或许这声音在别人那里并不好听,我也不希求有预谋的天籁。但是这种声音瞬间把我拉回到记忆的某个站点,让我有了回家的感觉。滴答,滴答,只有从屋檐上断断续续地流落下来,才发得出这样的声音。当然,在我看来,这“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于是,洪楼就变了一种模样,这样突然。
当我循着雨声,望去还没有被钢筋混凝土所遮蔽的一角天空。夏雨的突如其来给这里的天空一种莫名的伤感,厚厚的阴云臣服在雷霆怒吼的淫威下,不得散去。不过夏天的脾气是猜不透的,也不必与他计较,怒气很快消散,留下午后难得的清凉。大雨过后,图书馆屋顶上残存的积水缓慢地流了下来,击打着水泥地,发出玻璃破碎的声音,这便是乐章的尾声。而我的记忆已浸在这乐章中,无人催醒。
我循着这雨声,回到那个下午。同样的夏天,在曾经的小院门口,我和父亲也是这样听雨。我手里拿着收音机,微弱的电波传出单田芳的评书《水浒》。那时的我尚不知义气为何物,或许我此时也未能完全了解——但就是那次屋檐下听雨,让我从此爱上了这种声音。那雨声同水浒故事一样曲曲折折,浸透了英雄的悲歌,让我爱的如此彻底。那样的时候,只有母亲做完晚饭后的呼唤,才能把父子拉回现实。
可惜,虽然那天又听到了如此的雨声,可小院没了,似乎电台也少有了这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消失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梦里;
可惜,敲下这些文字的傍晚,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雨。而距离那样的午后,已过了两年;
可惜,我还没有来得及正式打个招呼,它就要远去。
好像,突然就发现,我已来洪楼两年。原本以为是糟糕的相遇,现在看来,倒该是命运合理的安排。而洪楼也一改初印象,在这晴雨变换里,与我擦肩而过,互相诉着心肠,可以“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了。
可是,这样的雨,又何止在洪楼寻得到呢。这雨,是我们曾经的故交与知己,是我们多年未谋面的尊敬的师长,是我们用心爱过和爱着的人,也是我们那颗滚烫的、年轻的心。
我已忘了,我那日如何回的南新。不过这已不再重要,因为这“晴雨”,已作了“情语”。
【作者:政管学院 2013级 郑连虎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