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刘怡

发布时间:2016/06/22 09:09:49   点击:  

6月21日 星期二 晴
  高中同学建了一个群,给16级毕业生提供一些志愿填报建议。本来很沉寂的群,临近高考成绩的公布,今天开始活跃起来。
  突然想起了自己的高中和大学,好多事都还记忆犹新。
  “为什么上了大学,比高中还累?”这是大一上学期给父母打电话时常常挂在嘴边的问题。
  出去参加活动,直到宿舍门禁才急匆匆地赶回来;晚上常常熬到十二点,写论文,写新闻稿,写策划……这些在大一下学期看起来无比充实的每一天,在大一上却只有迷茫:刚刚从高中的体制教育中走出来,大学给了我们自由,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也给了我们自己做选择所要承担的责任。在高中一张卷子就能获得的成就感,在大学却再也得不到了。每天都在忙碌,得到的不再是高中那样显而易见的满足感,但也总在思考:自己到底得到了什么?
高考发挥失常,踏进山大是在反复纠结后无奈做出的决定。竞选班委、校会、院会、学生社团……这些对于刚刚从充斥着试卷和题海的高中走出来的我们,都无比陌生,却又无比新鲜。内心满是落差的我,对这些不排斥,也并无好感。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大学生活方式中,我选择了社团。从大一上什么也不懂的新生,成长为现在慢慢习惯大学生活的大学生,社团其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忙碌的社团活动,一次次的奔波,这些付出慢慢地得到了回报,也渐渐明白这即将结束的大一带给了我什么。
  16级的学弟、学妹们问我,该选择怎样的大学、怎样的专业。除了一些自己积累的经验,我说,选自己喜欢的,跟着自己的心走。和高中相比,大学最突出的便是自由,但这样的自由里又有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束缚。体制内,看似可以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大学和专业,却也不得不把就业率、学校的竞争力纳入考虑范围;体制外,想要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自己想要学的选修课,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做自己喜欢的事,却也不得不考虑发展分、考虑这门选修好不好过。既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自由,何不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少一点功利性的忧虑。
  卢梭说“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是我的第一个原理。大学最先给你的便是自由,是自己选择的自由,也是承担自己人生的自由。勇敢地跟着心走,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得到回报。

【作者:政管学院 2015级 刘怡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