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外语学院本科生 王媛

发布时间:2016/06/24 14:37:25   点击:  

6月23日 星期四 晴
  今年由中国孔子学院和慕尼黑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电影节共推送了八部中国影片,分别是《一个勺子》、《万物生长》、《山河故人》、《师父》、《滚蛋吧!肿瘤君》、《诺日吉玛过年好》、《刺客聂隐娘》和一切都好。为了促进德国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孔子学院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了中国电影节。
  班上有一位同学来自中国山西大同,恰逢执导山河故人的导演贾樟柯也是山西老乡,所以动员我们一起去看这部电影。
  这次电影节在慕尼黑的文化中心Gasteig举办,电影下午四点半开始放映,我们三点五十到的时候电影院的门口已经有很多人了,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德国人,并且以中老年人居多。在电影院门前的空地上孔子学院还搭建了一个书桌,有三个中国男生现场写毛笔字、画简单的水墨画。入场检票时还有人给我们每个人发了本次 电影节纪念品一个印有本次活动标志的黑色帆布袋。
  《山河故人》这部片子一共分为三个章节,讲述了山西汾阳姑娘一家三代人从1999年到2025年情感、时代变化的故事。在国内这部电影也有上映但是最后一部分被删掉了,整体看下来感觉最后一部分讲述的第三代人在国外长大之后所经历的身份认同危机与前两部分略有突兀。整体上来说这部电影拍的质量很好,因为是地域电 影,所以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山西话,幸好有英语字幕,因为我也有大概百分之七分的配音听不懂。
  电影反映了上世纪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很多来看电影的德国观众都明显是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应该对中国的国情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当电影切换到农村过年看戏的场面时,舞台下面密密麻麻都是人时,还是听到旁边很多德国人发出惊讶的声音,原来中国人多得不是一般的多呀!
  电影结束之后问同去的德国同学觉得电影如何时,他们说这部电影让他们更加直接地了解中国,因为在德国所有关于中国的消息都是来自德国媒体,因为中西方价值观 和国家利益的干预,媒体报道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偏离事实的情况,只有亲自去接触感受才能真正作出客观的评价和正确的认识。他们觉得在国外能够有像外国人传达 现代中国的电影节特别好,希望除了每年一次的慕尼黑电影节还可以有更多中国电影在德国上映。

【作者:外语学院 2013级 王媛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