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公卫学院本科生 郑一韬

发布时间:2016/07/21 10:14:10   点击:  

7月20日 星期三 阴转晴
  今天是调研的最后一天,我们乘车在乡间的小路上颠簸着,终于到了最后一站——莒南县的仕沟东村。村里的老人已经早早地等候在卫生室里。我们迅速做完准备工作就开始进行问卷调查。
  我的第一个调查对象是一位65岁的老奶奶。奶奶心情不错,问卷也进行得比较顺利。奶奶患有高血压3多年了,但是奶奶说自己没有服用任何降压药,当我问到原因时,老奶奶直截了当地告诉我没有钱。原来奶奶和家里劳力年纪大了,身体也弱,不能下地干活,现在都靠养老金维持生计,几乎不去看病,省下了药费。但是奶奶心态很好,每天生活地也很充实快乐。当问卷结束时,我递给她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礼品,奶奶灿烂地笑了,一直对我说着谢谢。
  今天,我也碰到了许多听力不好的老人,而且老人大多没有上过学,不能理解问卷上的专业名词。但是经过五天的磨练,我也掌握了一套和老人说话技巧。比如,当我问他们高血压会不会遗传时,我会先问他们的上一辈有没有得高血压,然后再问会不会传给他们的小孩。老人有时候并不能回答地那么准确,我还是要尽量获取我所需要了解的情况。
  调研接近尾声,六天的调研时间很短,但是我们也获取了大概600份的问卷,每一份的问卷都是我们成员努力的结晶。虽然,我们没有很深入地了解每个患者的情况,但经过这几天的调研,还是能看出一些问题。相对于莒南县,梁山县和平阴县的经济条件要好很多,所以村里的医生和管理者也相对地重视高血压患者,患者的服药情况也较好。而莒南县的老人大多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或许对于村医来说,一份降压药只是几元或者几毛的利润,但这却能让这些高血压患者减少病痛的折磨。我希望管理者能落实到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利益。
  这次调研活动能顺利的结束,离不开队员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预防医学专业本来就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专业,而是需要这样进入社会,对具体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强和人打交道的能力,学会了耐心和细心。
  很享受这次独特的调研经历。调研,再见。


【作者:公卫学院 2014级 郑一韬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