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暑期专班交流学员 孙涛

发布时间:2016/08/04 22:49:05   点击:  

8月4日 星期四 晴
  没有想象中的那份兴奋与激动,反而怀揣着一份责任与义务,我拉着简单的行囊来到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交流。
  我所选择的专业课程是“采访下的时代—记者实战营”课程,经过两天的初步学习,我对新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从古代“边报”类的行政需求到现代人民的精神需求,一步一步发展出了现代的新闻业,这个过程充分展现了古代人类的创新精神。
  通过与台湾记者的接触,真正发现所谓电视上主播的光鲜亮丽,都是建立在很多的“磨难”之上的。2016年1月23日,台湾岛内从北到南传出飘雪景象,吸引许多民众抢看,历史性的低温给台湾民众带来的更多是新鲜和兴奋。而电视上一片祥和美好的氛围的展现是新闻工作者在低温雪地蹲守3天2夜辛苦拍摄的结果。
  在准确报道新闻的前提下,台前幕后工作者的“悲惨”境遇都被隐去。但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一直坚持在新闻一线,做最准确的新闻报道。为了报道一个残疾人乐队,台湾中视电视台文字记者戴君恬协调各方利益,用自己的笔触去给社会更多的正能量,这些举动,无疑都包含着她所代表的新闻界对于这个社会的责任感。
  上完这节课,我对于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无论自己所处的位置如何,自己始终处在社会之中,都对于这个社会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无论能力大小,有所行动是最重要的,停留在思考的阶段就只是空想,付诸实践才是王道。尽管这次交流不会持续很久,但是我愿意用全部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能来到这里学习,是有些运气的成分。没有学校的帮扶,没有添翼工程的资助,我可能很难有机会去其他的学校交流,更不用说是在宝岛台湾。我珍惜这个机会,心中也始终坚定一个信念:自己受到别人的帮助,就有责任去帮助其他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进步,才会充满希望。       

【作者:生命学院 2103级 孙涛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