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医学院本科生 曹俊雅

发布时间:2016/08/19 01:38:09   点击:  

8月18日 星期四 晴
  实习开始已有两个多月,在医院不仅学习了临床知识和操作技能,更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对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即将离开产科,回想这两周的时间确实收获颇多,尤其是带教的张老师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张老师是产科老主任,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张爷爷。说实话一开始转到这个科室我们对张爷爷是有些“怕”的,因为他在查房的时候要求下级医生严格遵守站位规则,而且边查边提问,对山大的学生还格外“关心”,怎么能不紧张呢?怀着这样的心情开始了产科实习,然而老师的第一堂课却让人很意外。正看着一位病人的医嘱,老师忽然说:“这位同学你回答一下,这三种药一共多少钱?”背了一大串课本知识应对提问的我忽然懵了,赶忙算出来告诉老师是10.7元,但是不明白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老师又说道,我刚刚让这位规培大夫下一个维生素,她随手就写了一个进口药,这个药是八十多块,而我现在开的这三瓶一共是十块多,效果是相仿的。这个病人的家庭情况你们可以去了解一下,再仔细想想给人家开一个八十的维生素是不是合适。跟我查房的,不止这些已经上班的,你们实习同学更应该思考一下,当医生首先是要治好病,但是不是光治病就算完了?在课本上见到的可能只是一种疾病,实际在临床遇见的是一个人,一个家庭,好好想想,你来医院,应该做什么。
  那之后跟老师查房也被问了很多专业的问题,但是感触最深的还是这一次简单的加法计算。必须承认实习之前我对自己将来的工作认识极为有限,后来真正上临床才明白,做一个好医生,技术是基础但远不是全部。开几瓶维生素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说起来甚至像网上的鸡汤段子,但是要在繁忙的工作中了解并记住每位患者的个人情况,设身处地思考之后为他们做出最佳选择,并且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这种原则,绝对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每年都有数不清的医患纠纷占据各大媒体的版面,让很多同行对国内的医疗环境感到失望。
  但是,业内存在为了经济利益而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也有很多因为忙因为不在意就不去动脑的情况出现,所以真的需要每个人都恪守原则,重建信任才有希望。来中心医院实习后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有时遇到只需口服药物却执意住院的病人,老师还会瞪起眼睛“斥责”他们,当然这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素养的基础上。
  成为一个可靠的,可信赖的医生,是我们这些小实习生的理想,想把这种心情好好传达给每个患者,渐渐地拨开阴云,以后的情况还是会越来越乐观的吧。

【作者:医学院 2012级 曹俊雅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