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口腔医学院本科生 王苗
发布时间:2016/08/20 21:00:51 点击:
8月20日 星期六 中雨
六点钟按常理说已经是亮堂堂的大白天了,可是今天有点要下雨的意思,六点四十分的天仍然像刚破晓似的泛出点鱼肚白,让人完全失去了起床的节奏感,但终归还是要去医院的,好让我完整地结束这为期六周的实习阶段。
果真半路上下起了滂沱大雨,雷电交加,天更加阴沉了,好像从7点倒回到了5点。毫无疑问又会堵车的,不过今天我要比往常从容许多,或许因为这是最后一天吧,希望时间慢下来,容我在堵车的这段时间里回忆一下这过去的六周时间—
“同学们,作为实习生,就要开始按照一名大夫来要求自己,机会难得,要珍惜在医院学习的每一分钟!”作为在底下玩手机的听众之一,我并不在意这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因为我们对所谓的实习早有耳闻,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玩手机罢了,老师并不指望我们学会什么东西,因为对口腔医学生来说,转大内大外科确实不会对将来的工作有多少指导意义,至少在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的,而且坚信老师也是这样看待的。
不过第二天我就发现自己之前的看法完全错了,老师们根本不像学长学姐们所说的那样视我们为废柴,交班时心内科的主任很郑重地称我们为“年轻大夫”,我当时内心的确很惭愧,觉得自己根本配不上大夫这个称呼。还有件刺激了我的事是,有次我下楼梯时遇见了一位患者问我厕所在哪里,我居然不知道,如果当时没有穿白大褂,不能帮患者找到厕所我会觉得理所应当,可当时患者用非常急切而信任的目光看着我,我却什么都不知道,那种感觉大概就是羞愧。所以从第二天起,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在医院学习,至少能帮行动不便的大妈大爷们找到他们想找的地方。
于是第一周我在心内科学会了最基本的贴化验单,说实话,对于刚刚来医院的实习生来说,觉得贴化验单已是很正经的大事,两周后就再也没有人抢着贴化验单了,不过我认为贴化验单是每个实习医生必经的第一步,是培养细心的好机会,很多同学开始都会忘记核查床位和病人姓名。机会总是光顾勤劳好学的人,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踏实的精神赢得了老师的信任,渐渐地,老师开始带我去检查病人、写大病历,在内分泌科是我整个实习阶段进步最大的一周,忙碌而又充实,我不仅学会了写病历,还学会了怎样问诊,其实问诊看似只有书上写的很简单的几句话,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又能把握住核心是需要认真准备和不断练习的,问诊的内容应当有先后和主次之分,也就是要讲究逻辑,东一句西一句的问法很容易失去患者的信任。第一次问了三遍才问清楚,患者最后很不耐烦地问我一句:“你是大夫还是护士?”好在我是那种越挫越上进的人,经历过两次后就基本能把握住重点了,最后一次是接一位患糖尿病的大妈,她开始主动地向我倾诉自己的病痛,我知道自己已经赢得了信任,心里不禁暗喜。
再下来就去了外科,一个是动骨头的骨外,另一个是普外,医学院的男女比例是2:3,外科男女医生比例却是10:1甚至更大,我待的那个办公室里压根没有女生,而且男生们个个表情严肃,刚开始我有点怯生生的。第一天我并没有怎么说话,只是尽管跟在带教老师屁股背后,真的就像个尾巴一样。终于带教老师注意到身后的尾巴了,他问我有没有给病人换过药,我说没有,然后他很认真地讲了第一第二第三都该注意什么,我都听明白了但没有记在心里,然后他就让我去给病人换药!用时下很流行的一个词形容当时的我就是——一脸懵逼。但戏还得演下去。我就按照老师说的尽自己之力去做了。我的感受是巾钳使用起来很别扭,纱布不容易撕,敷贴贴得皱皱巴巴……尽管如此,老师后来还是耐心地教我怎么操作,如你所想,我最终又学到了一样新本领。再后来就迷迷糊糊地进了手术室,这可是个严肃的地方,两年前学的手术学完完全全还给老师了,怎么刷手?怎么戴手套?感谢百度,让我度过了第一关,可到了戴手套时,我非常紧张,不知道该怎么打开它,手太小,直接打开准掉,于是我把它摊开在摆杂物的架子上……是的,和大多数初次进手术室的实习生一样,被循环护士批成“没有无菌意识”而下台。其实我已经感到很幸运了,毕竟犯了错还没有被护士教训该如何做人,同时我也真正领会到了手术室的要求之严格,它让我感到了医学的神圣,老师们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刀每一针,曾有同学跟我说手术室里医生们认真的样子可爱而性感,我在旁边仔细观看他们戴了手术帽和口罩后只露出一双敏锐的眼睛的模样,果真很招人喜爱。不过此刻,他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是一根根血管和肿瘤组织,包括直视下的和脑子里描绘出来的。我崇拜外科医生们,崇拜他们专注的目光一盯就是3个小时……
最终我还是达到了护士的要求,如愿以偿地穿上了手术服,军绿色,布满年代的皱褶的手术服,似乎在提醒我,也许这件衣服曾经被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夫们穿过,所以此刻你要谨记自己的职责,对得起这件衣服。其实老师让我上台,大概也只不过是让我感受一下这件手术衣的厚重感而已,我在旁边观看了腹腔打开的全过程,和有生命的器官,它们跳动着,挣扎着,散发出一股温热的气息,那大概就是中医中所说的构成人生命的元素之一——“气”吧。
最后转的是眼科,这也是收获颇丰的一周。在门诊实习时遇到了很多热心的病人,他们很理解我们需要学习,不但没有批评我拙略的操作技术,还鼓励我多练习,在国内能遇到这样素质高的病人不能说是千载难逢,但也称得上是幸运了。上完牙体牙髓课的实验后,曾感慨再也没有比口内的操作更精细的活了,不过看过几台眼内手术后,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看法,口内手术相比眼科手术就像是小巫见大巫——手术缝线和针细到只有在手术显微镜下才能看清,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好意思抱怨看不清根管了……
雨一直下,掩盖了往日的嘈杂声,于是我的思绪一直飘到最后这个路口,转过这个路口就到山大第二医院了,时间的脚步不紧不慢地走过,而我已经长大。结束亦开始,以后还有很多路口走过,也许还需要面临选择,但曾经路过的每一条街,每一个红绿灯,都会指引我走向正确的方向。
【作者:口腔医学院 2012级 王苗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