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01 09:06:31
点击:
我们青澄学校的成员去土窑进行了实地考察,偶然遇到了陶师傅。陶师傅全名陶阿三,于是我们就亲切地称呼他为“陶三哥”或者“阿三哥”。
初次见到陶师傅,第一印象就是他为人和善健谈,身板单薄却敏捷。由于在砖窑干活的缘故,他的皮肤黝黑,眼睛闪闪发光,显得非常精神。只见他死死地盯着火苗,仿佛生怕窑里有什么闪失一样。
为了和陶师傅做了一个深度访谈,我们当天下午就守在他所在窑里,当时正赶上陶师傅谈卖砖的生意,陶师傅特地请了一批人帮他搬砖。
随着交谈的进行,陶师傅回忆起了过去的事。年轻的时候他和老伴都是开船,自己拉砖运到上海、苏州等地销售,干了有了很长一段时间。陶师傅一家搬去城里,凭着开船的经验,做起了出租车生意。
在2016年,陶师傅通过村委拍卖取得了朱浜村3号窑的经营权。租赁期限为三年,土窑租金为三十五万元。听到如此天价,我们更觉得陶三哥真的不一般,他敢于下决心去做好一件事情,做事有点雷厉风行的味道。但他为何放弃城里的出租车生意,跑回村里来烧砖呢?想到烧砖如此的艰辛而不容易,我们也很是费解。
听到我们的疑惑,陶三哥莞尔一笑,他说一来现在由于滴滴打车等模式的兴起,出租车效益急剧下滑,二来城里的生活固然惬意,但自己更怀念乡村的生活,环境好,安静凉爽,他喜欢。自己回村就是奔着窑来的,在窑上干活虽然脏、累,但每次收完工,回到自己家里,心里就觉得踏实。原来是回乡烧窑的美好愿景驱动着陶师傅,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定地做了一件常人难以理解的传奇事情,也让我们感触颇深。
后来拍照的时候,陶师傅也非常配合。他主动向我们张开自己有些皴裂而黝黑的双手,让我们给他的手来一张特写。他还很自豪地说:“看!这就是劳动者的手~”的确,劳动着的人们是最美的。作为未曾做过苦活累活的大学生,这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物理学院 2014级 刘士卓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