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洪佳乐
发布时间:2016/09/06 10:30:45 点击:
9月5日 星期一 晴
四周拥挤的人潮,肩膀处来自身旁的同伴传来的挤压,时时提醒着我为期一周的“北京访学之旅”已然结束,历经人潮终于坐上回济南的高铁。当高铁启程的那一刻,窗外的建筑与我渐行渐远,而我的思绪却回到一周以前,那时的我刚收拾行李坐上由济南开往北京的火车。
我是政管学院14级科社专业的一名本科生。以前人们询问我的专业的时候,我常常只能回答“政治”,因为对于其他人而言,似乎“政治(POLITICS)”相比较“科社”而言能好理解,我不止一次经历过回答“科社”而遭到白眼或者无知的表情。但是经历此次北京访学之后,我不再对我所学的专业有质疑,下次有人询问我时,我会直面回答他“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史”。
暑期的末尾,我们一行人即政管学院13级14级科社专业17名本科生,在系主任吕连仁吕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北京,进行为期一周的访学。一周以来,我们走访人大国关学院,与蒲国良教授进行了三个小时的座谈会,蒲老师幽默风趣地为我们讲述了他求学、治学的经历。这一场座谈会,少了知识的传播,而多了人生感悟的分享,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一名教授对于我们的勉励与期望。同时,以前在山大就读,现今在人大国关和马院就读的三位学长学姐也带领着我们感受了人大校园以及食堂的风采。不仅人大,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孙代尧老师亦是如此。身负繁忙教务与事务的他特意抽空和我们谈了一个半小时,亦让我等收获良多。而通过孙代尧老师和蒲国良老师之口,我们发现,原来我们专业其实大有可为。事实上亦是如此,人大国关与北大马院今年各自招收了五名研究生,其中人大和北大都各有三名学生是我们本专业的学长学姐。我们曾开玩笑的说,我们专业要统领北京各大高校了吗?而在与人大马院路克利老师的交流中亦证实“确实如此”。因为当天下午除了路克利老师与我们交流外,在北京的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都来和我们17名学弟学妹交流,有北航思政系的王聪聪老师(亦是曾科社系的学姐),张书涣老师(北航思政系)还有很多很多的学长学姐,他们都是曾经在科社系学习,而后或保或考上了北大、人大等院校,而后成长至今。
此趟北京之行,坚定了我等的信念。“百无一用是书生”,不论这个学科如何备受歧视或者白眼,关键而言,“打铁仍需自身硬”,自身的努力才是根本。天赋虽说是一个因素,但事实上,很多人并没有达到需要拼天赋的程度,往往只是在台下看着台上的人辉煌无限,却忽略了人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努力”。这一趟对我们十七个人而言,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于我,并不在于知识的增长,更多在于释疑。曾经茫然无所适的我发现前方迷雾已然被驱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斗吧!青年!(此处应搭配押尾桑的配乐《YOU ARE THE HERO》 和《fight》)
【作者:政管学院 2014级 洪佳乐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