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哲社学院本科生 彭春晴

发布时间:2016/09/12 10:05:42   点击:  

9月11日 星期日 晴

  《易.系辞上》记载,夫《易》开务成物,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己者也。从社会实践的调查到评优,得到同学的认可,想来感受颇多。
  《乡村里的中国》讲到了山东省沂源市的杓峪村的情况以及发展,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当代大学生,自然是以为生民立命为责任。于是,六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奔赴杓峪村,开物成务,在此进行社会调研。
  杓峪村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陌生,真正深入的接触到这样的乡村环境,却是让我们大吃一惊。村里549口人,167户,以种植红富士苹果为主,荒山占了一半还多;虽然村民的生活一直向好向前发展,但经过了土地政策的改变、招商引资的投入、影视媒体的宣传的杓峪村情况并没有太大的转变——吃水困难、交通不便。通过与村里一系列人物的谈话,我们看到了这里淳朴的民风,真诚的人心,热情好客,坚强不屈,中国的广袤乡村,蕴藏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这一段非比寻常的经历,让我们收获颇多,体验最真实的社会,对自己满意,得到同学的认可,便是最大的幸福,新学期的到来,开始了新的生活,以开源为本,能完成最华丽的蜕变。


【作者:哲社学院 2015级 彭春晴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春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