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5 11:26:30
点击:
细细体味过去的这一年,真可谓如梦如幻。作为儿女,能够选择继续求学这条路并非理所当然,其间处处渗透着父母的理解与鼓励;作为学生,能够踏上继续求学这条路并非触手可得,其中点滴滋味唯有来者知。将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期望装入行囊,跨越祖国的山川大地,一路向北来到济南、来到山东大学、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年前五味杂陈的心情似乎还在心头旖旎,而今却正执笔写下这一年的种种。大概总是贪恋的心理在作祟,人总还是会回念过去,尤其是那些藏在闪光灯记忆里的瞬间。
时间回到去年9月,那时对于课业,对于工作,对于尚未熟悉的同学,对于不曾了解的老师,对于未知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渴望与好奇,因此起初的我不断流露出兴奋与慌张。等到渐渐熟悉研究生的生活后,起初的兴奋也好、慌张也好,都在慢慢减少,就像高高涨起的潮水终究有要退去的时刻。研一的课业很紧,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我来说更显充实。想要把老师们课堂上所讲的知识一一消化不是容易的事,真正需要时间,需要精力。而时间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不知怎么的,明明是海绵里的水,但就是挤不出来。在看似忙忙碌碌的生活中,研一上学期匆匆忙忙地结束了。如今也已记不清寒假是如何度过的,想来必定也是得过且过罢了。
冬去春来,马院西侧几株海棠花开,花团锦簇,随风起舞,何似在人间。济南的春天就是这般美得不甚娇媚,处处令人惊心。季节交替、时间延展,每个人的心理都在发生或者澎湃或者微弱的变化。对我而言,研一下半年之中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对时间流逝的焦虑愈来愈重。恰如孔子伫立川边,感慨水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的消逝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凝视时光里怅然若失地发现岁月从不回头,不甘心的人只能在过去和未来的缝隙里痛苦的存活。我也曾是那个夹缝求生的人,对于一切的事物都曾产生过厌烦的情绪、抵触的情绪。正如同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阴影与光互相存在,痛苦与快乐也是彼此量裁。我内心那由时间引发的“事故”最终也由时间来化解了。在包容万物的时光里,曾经感觉怎么也抓不住时间尾巴的我,也进化成一个稍许明了“一寸光阴一寸金”之奥妙的人。
转眼海棠凋零、夏荷残却,金色的秋伴着爽意来临。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而今头顶的月亮越发地得媚起来,脚下的道路也越发得清晰起来。这将是在山大度过的第二个中秋佳节了,回首过去一年心路历程,无比感恩山大,感恩马院,唯愿每一个山大人的心中时时如兹月,遍处是皎洁!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5级 金京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