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土建学院本科生 段广平

发布时间:2016/09/22 10:58:11   点击:  

9月21日 星期三 晴
  今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与四个同学一起去爬兴隆山校区后面的群山,寻找传说中的“龙洞”。
  八点,我们打听好大致的路线,从兴隆山校区里面的山路上山。刚开始时,尚且有比较好走的小路,接下来便无“路”可走,只有靠我们自己开拓出前行的道路。山峰甚是陡峭,植被甚是缠人,但是凭借着心中必到龙洞的信念,不畏艰辛,登上了一座山峰的顶端。站在巍峨的高山上,享受着凉爽的山风,俯瞰群山,兴隆山校区已在远方,模糊不清。经过短暂的休息,体力恢复了一些,从山顶看了一下接下来的路线,便匆匆地下山了。我们选择了平缓的山坡,但茂密的松林已迷惑了我们,不知何去何从,我们停了下来,稳定下焦虑的心态,根据指南针的指示,我们继续前行。但我们需足够的小心,以免被上部的松枝刮到或是被下部的藤草绊倒。虽没有受到较大的伤害,但裸露的手臂与腿部还是被松枝与藤草刮出了血痕。
  苦心人,天不负,我们到了藏龙涧旁的高峰上。暂且将艰险的山路放在一旁,我们找到一处阴凉,坐在岩石上,开始我们的午餐,补充能量。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到藏龙涧谷底的路毕竟不好走。到谷底后,欣喜地发现竟有标识,沿着标识走到了龙洞。竟已发现时间过去了五个小时,看来天黑之前有可能回不到学校了。既到龙洞,何必再管其余事情。
  始进此洞,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感。入洞既深,此种感觉更加强烈。突然,飞出一只蝙蝠,吓坏了同行中的一人。龙洞不是很长,走了几分钟,便看见了光亮,看到了出口。出口处有许多的泥质佛像,雕刻在龙洞两旁的墙壁上,虽不是精雕细琢,但简单明了,勾勒出众佛的形态。想起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语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若不是我们有必到的信念与足够的气力,那就见不到龙洞的景色了。
  返回时,遇到同样前来龙洞游玩的夫妻,指点我们一条出山的近路,我们便不需担心回校的时间不足了。他们羡慕我们尚且年青,劝导我们趁着年青,多出去走走,以便老了没有时间与精力了。没有来之时的焦虑,尽情欣赏错过的景色,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正是由于我们不畏艰险的攀登,才来到深山之中,欣赏到秀丽的景色。

【作者:土建学院 段广平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