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党尉

发布时间:2016/09/24 13:46:38   点击:  

9月24日 星期六 晴
       在纳西古乐会调研的一周里,我最大的收获是近距离了解了纳西古乐的基本情况,得以用一个更贴近它的角度去看待它。同时,我对纳西古乐如何传承下去也有了更多看法。
       及时培养核心接班人,善于对外纳贤。相比于现在,纳西古乐曾有过一段更辉煌的时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21世纪初时,纳西古乐发展最为迅速,曾应邀到18个国家演出,丹麦等国国王还进行了回访,各国记者大量报道,国际知名度很高。作为一个民间团体,这是非常难得的。十余年后,发展却不如前,据乐会成员介绍,一个重要原因是核心人物会长宣科先生,年事已高,无力带队出行,近年来拒绝了许多邀请,让古乐的传播力度大不如前。这让我有些惊讶,又很是惋惜。一种艺术的传承,不仅仅是对它本身的一个继承,也是对它的内在的传承。这需要一群懂它,热爱它的人,也需要一个能将它的精神传递出去,一个能带领它发展的灵魂人物。
       文化保护要尊重规律,它不适合商业运作。文化的发展最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它的经济价值,更在于其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以商业化模式发展的文化,最后只有一个结果:变质。就像现在备受诟病的丽江,古城文化,明明是岁月冲刷后留下的痕迹,却充斥着商业气息。而纳西古乐在这方面做得是比较长远的,它拒绝了旅行社等太商业化的合作,而是用它自身的光彩去吸引真正热爱的人。这一点是所有民间艺术、传统文化在发展时要注意的。
    文化不是被动的,需要文化意识的觉醒,这或许也是文化传播的一个困难所在。纳西古乐需要真正热爱它的人主动地去了解它,学习它。在与乐会的老乐师交谈中,我得知,乐会的乐师们每天都要自己乘坐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来到乐会,从无车接送。他们都是七八旬的老人,为了乐会演奏,每天经历一个小时年轻人都觉得疲惫的颠簸。他们的坚持与执着让我惊叹,让我敬佩。只有真正的热爱,才不存在障碍。
    希望纳西古乐能在今天继续绽放出光彩!


【作者: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5级 党尉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