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志愿服务队队长 孙翔

发布时间:2016/09/27 08:49:53   点击:  

9月26日 星期一 晴
  时光荏苒,渐凉的秋风吹散了夏日的闷热与躁动。冬去春来,一叶知秋,大三一年的志愿服务之旅,也随着渐浓的秋意落下了帷幕。
  记得一年前,也是在一个泛着凉爽秋意的下午。在得知班级志愿服务队即将改革的消息之后,大二的老队长问我是否愿意接手,成为新一届的队长。说实话,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内心是犹豫的。因为我并不能确定自己能否胜任这个工作,而且改革后对志愿服务队的要求更高更严格,我担心自己会拖班级的后腿。那个时候,是小伙伴的一句“没关系,我们帮你”让我下定了决心参加竞选,也感谢每一位志愿服务队队员的信任,让我有幸当选为队长。
  虽然大二的时候也是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但大多是从队员的角度去配合和服从队长的安排。成为队长,需要的是组织和策划的能力,能够从整体对每一次的志愿服务进行掌握和把控。由于我是初次接触志愿服务队队长的工作,常规活动尚且有一大堆疑问和生疏之处,更别提之前从未接触过的自主活动,无论是最初的选题、策划,还是活动的实施过程,几乎都是之前从未涉及过的。很幸运,在我茫然无措之际,我的两位搭档——夏翊夫和魏元辉同学,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尤其是夏翊夫同学,作为前任队长,他的宝贵经验是我们服务队的财富。是我们三人的默契配合让一次次常规活动得以顺利完成,让每一次自主活动从策划到活动都“化险为夷”,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做队长的一年里,我们“队长团”的效果是1+1+1>3,收获的是团队合作带来的骄傲和成就感。
  第一次当队长,方方面面都要想到。不仅要和青志协沟通每一次常规活动的细节,也要协商同学们的服务时间;面对“热门”活动的人员限制,还要兼顾同学们的意见和感受公平“排序”进行选择;自主活动方面,从策划到活动实施,又是一种全新的劳碌,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想到,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提前想好解决办法;活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会有队员有“不如预想”的感受,因此我们还要负责调动同学们的情绪;好不容易挨到活动结束,还要将每一次的活动详实记录,以及撰写和投递新闻稿等诸多工作。林林总总的琐碎事项下来,有过焦虑,有过争执,也有过不得解的苦恼,但是对志愿服务的热爱和责任战胜了一切。繁琐、枯燥,不怕,一点一点地去做,事情总会有做完的时候。当我觉得某项志愿服务无聊、琐碎时,总会看到认真工作的同学的身影,我便将所有的怨言咽下,继续投入到工作中。而当这一切结束,便会发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
  虽然身为医学生,但由于所学尚浅,缺乏临床经验,还不能“理想化”地完全深入临床进行相关志愿服务。但是即使面对普通的志愿服务工作,只要我们本着一颗赤诚之心,认真细致地完成,一样会有一份独属于我们的收获。在看似平凡普通的志愿服务中,我们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锻炼了生活技能,掌握了与人沟通的技巧,深刻体会了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在临床相关的志愿服务中,虽然负责的工作细微,但是近距离接触临床使我们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也锻炼了医患沟通的技巧,训练了耐心与细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将每一件普通的小事做好,就是最了不起的事情。大三一年的志愿服务即将进入答辩收尾阶段,无论结果如何,努力地认真做好每一次志愿服务的我们,已经交出了一份无憾的答卷。13级临七3班志愿服务队,我为你骄傲!

【作者:基础医学院 2013级 孙翔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