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心内科实习生 沙勇芳

发布时间:2016/10/08 09:35:02   点击:  

10月7日 星期五 小雨
  人是一种群体动物,就算是自闭症的病人,他们也是想理解和模仿周围人的行为的,也是不能脱离群体的。所以在生活中,免不了与人接触,特别是在医院这个悲欢离合的集合地,由不得你不观察,由不得你不触动情感。可能是因为场所和病种限制,在心内科病房里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所以在心内科实习时对我触动最深的是老人。
  这里有详细询问病人病情的家属,嘘寒问暖;也有因为家庭状况不好而放弃治疗的家属。老师们(老医生们)发现人们对于孩子的治疗总是愿意倾家荡产,与对于老人的治疗时的选择则形成强烈的对比。老人们自己往往也不重视自己的价值,不少重病的老人会自愿放弃治疗。在我看来,一位位老人的去世,常常标志着一个家庭亲密关系的结束。这些失去老父母的中年人除了清明节祭奠老人,其他时候可能一年都见不上一次。当年流着鼻涕追着哥哥姐姐一起上树入河的时光,或许只能在他们自己步入老年的时候才会不停地在回忆里荡漾。老人是一个大家庭亲情的纽带,应受到我们青少年的敬爱。
  我遇到过这样一位拥有着不少财富的老人,说她想得开也罢,还是寒心了也罢,并不愿麻烦她的儿女。她说:“他们一聚集起来就会在我的床前争吵,没完没了。我有钱,我可以自己支付医药费,所以,我不用通知家属。”细思其中缘由,怕不过是利益的争夺和责任的推诿。妈妈常说,不要把人想的过于坏,也不要把人想的过于好。在面对这个老人的时候,我不想站在道德高度上指责什么,只是觉得,这样也好,在这里有病友可以交流,有护士照顾自己,还可以请护工,只是情感上觉得有些灰心罢了。
  我虽然并未经历过缠绵病榻的老人的痛苦,但是活到二十多岁,我们的父母即将步入老年,我们的祖母辈生命正在慢慢凋零。敬爱他们吧!我们即将毕业为自己打拼未来,但也要抽出时间关爱自己的长辈,千万不要重蹈无数先辈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覆辙。不要让你的父母和祖父母像上面的老人一样只有钱,其他无所依靠,儿女双手的温度才是最好的抚慰。
  请老人们也看重自己的生命,为了告诫年轻人前方的路上有些硌脚的石子,也要积极地活着。


【作者:临床医学院 2013级 沙勇芳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