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自行车协会会员 韦莹娇

发布时间:2016/10/09 09:16:12   点击:  

10月8日 星期六 晴
  国庆假期期间,我参加了山大车协组织的十一拉练活动——“济南--青岛,我和青岛校区有个约会”。历时3天,回忆往事,历历在目。
  这次拉练比以往任何一次拉练的难度都大。第一次用二八档疯狂踩踏,却还是跟不上,“体力渣”。第一天夜骑,在傍晚六点的夜微微光中,打着手电一路前行,直到晚上7点半才到达第一天的目的地。
  第二天一早天空便开始下起小雨,本以为只是阵雨,不料雨越下越大,持续了一上午。大家在雨水的冲刷之下奋力前行,全身都被淋湿溅满了泥也没有停止踩踏。冻着、饿着、累着,但是却不曾放弃双腿的奋力蹬踏,雨水和汗水混合在一起,只知道要一直向前。
  第三天是最后一天的骑行,单日里程为三天之最。傍晚6点30左右整个大队才全部到达青岛校区。当看到不远处山大青岛校区金碧辉煌的大门的时候,我们明白了这三天来的风雨兼程——只为了在另一边的山大。
  4号上午车协在青岛校区举办了社团交流会,还在海边给偶遇的学弟们普及了自行车知识。
  这次去青岛校区突然发觉,其实,这世间有一种旅行是——“目的地并不重要,他真正的愿望其实是想离开现在的地方”。
  “想离开现在的地方”,不是为了地点的变换,不是对于现况消极的逃避,不是为了那几张发在朋友圈里的在“别人待厌的地方”的自拍。只是觉得,世界有这么多种可能,你为什么只选择一种?
  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入口”,奇妙在于对未知的进发。旅行只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也许旅行的意义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在旅行过程中的未知,在于旅行经验的“陌生化”效果。你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除了我们的价值观念以外还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除了我们习惯的看法以外,还有不同的角度、看法。
  旅行对于世界观的意义也是一种现在视野与历史视野的“视野融合”,在这种视野融合的过程中,以往的视野也必定要矫正、扩充,然而也正是在这种对于以往视野的矫正和扩充之中,你在参与,你在建构,更有甚者,你也在颠覆自己以往的世界观。会有人认为,这么容易就颠覆的叫世界观吗?!然而意义不在于世界观是不是那么容易被颠覆,而是在于世界观是如何被你自己建构起来。
  “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对于什么是有趣的东西,我们不带任何成见”,这才是旅行的正确打开方式。毕竟,世界有这么多种可能,你为什么只选择一种?


【作者:文学院 2015级 韦莹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翔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