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志愿者感悟 王彦宇

发布时间:2016/10/11 23:54:41   点击:  

10月11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很幸运地作为一名志愿者,跟随11级七年制的王亚楠学姐及其团队一起赴济南市特殊教育中心进行义诊活动。很惭愧地说,在此之前,我更多的是把今天的活动当作是完成一项社会志愿服务的任务进而完善自己为数不多的发展分:然而,在短暂的一个上午之后,我发现我得到的,远远比这些世俗之物多得多。
  6:45,闹钟响。睡眼惺忪,感冒未愈,头昏脑胀,急匆匆洗脸刷牙,与同伴们以及学长学姐们会合;40多分钟的公交,颠得七荤八素的,最后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济南市特殊教育中心。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学校,原来看起来就跟普通的校园一个样,同时我也了解到,今天接触的义诊对象年龄从十三四岁到二十几岁不等,都是些有或视障或聋哑或智力问题的孩子。姑且叫他们“孩子”吧——虽然有些和我差不多大了——但在我潜意识里,他们都是些需要更多耐心和爱心、需要更多帮助的“孩子”们。
  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和这些有特殊障碍的孩子有过交流,仅有的一次也是不太好的记忆,所以在接触第一批孩子的时候,我的心里特别的紧张,一是怕我理解不了他们的手语和含糊不清的语言没法沟通,二是怕我不小心说出一些敏感词汇,揭起伤疤让他们难过。
  事实上,这些孩子,远比我想象的更阳光和开朗。
  虽然他们的手语和含糊不清的发音我都不理解,但是他们大都能理解我的意思,所以只用几个简单的手势和一个微笑,几乎就能和孩子们无障碍地交流。大多数的他们,热情,礼貌,乐观,外表上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不乏青春帅气的男孩和可爱漂亮的女孩们,如果没有身体上的残缺,他们的人生会很不一样。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印象最深的,一个是一个智力障碍的女孩子,身材矮小,脖子短粗。她不会说话,大概也听不懂我说话,但是她会笑,一直吃吃地笑,对每一个人都是,没有让人觉得不舒服;相反,我感觉她像一阵阳光,温暖了我的心。
  还有两个男孩,他们是视障班的。用学长的话说,“比起聋哑孩子,看不见的才更可怜”。虽然没有聋哑班的学生那么活泼,但是也都是一群有礼貌的孩子。看不见字,我就替他们口述填表;看不清路,我就拉着他们的手臂一步一步,直到他们摸到座位。其中有两个男孩一直待在一起,也要求一起检查。我拉起其中一个,他另一只手却主动拉着另一个视力更差几乎看不见的孩子,就像平时习惯性的那样。我找了一个位置让他先坐,然而他说了一声谢谢,就对那个看不见的男孩说,“来,你先坐,慢慢的,不要怕,扶着我”,直到男孩坐定他才摸索着又找到一个位置坐下。先结束之后,他一直守在另一个男孩身边,给他鼓励,最后又习惯性地拉起他的手一步一步向门外走去。大概这就是真正的最纯粹的友谊吧。即使我们身体残缺,也要彼此扶持,做你的眼睛。因为我们是——好朋友。
  尽管只有短短一个上午,可是我感觉自己收获的太多太多了。我于他们,只是一个过路人,可是他们教会我的,会长久地留在心中。今晚因为一些家里和自己的事,心情异常烦躁,一度情绪失控。可是晚上静下心来写下这些文字,我忽然觉得,比起他们,拥有健康的眼睛和听力、语言能力的我,为何还不如他们一样乐观地对生活呢?  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谢谢你们,教会我什么是坚强。
  希望以后,乐观和自信常伴心中。
  也希望社会能对特殊人群奉献更多的关爱!


【作者:口腔医学院 2013级 王彦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