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护理实习体悟 李静
发布时间:2016/10/14 10:55:45 点击:
10月13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国庆节之后上班以来的第一次休班,静下心来回想这一个月作为护理实习生在妇产科经历的一幕幕,忽有太多感悟,竟想提笔而抒。
由于学校和医院之间的安排,齐鲁医院实习团队在妇产科的实习分为三个时间段:产科病房一周,产科产房一周,妇科病房一周。而我们组在妇科实习时刚好赶上一周的国庆节,所以我们各处各呆了一周,显然时间太紧,我们需要快速熟悉环境、掌握秩序,积极工作,认真学习。
刚到产科病房的时候我是有所慌张的,因为病房里的患者情况复杂,有待产的、保胎的、引产的、刚生完孩子的、产后并发症的……家属多而乱,婴儿时不时地啼哭,我们甚至用了“兵荒马乱”来形容。刚开始我很小心翼翼,生怕出了差错,干活缓慢,因此还招来老师的白眼。虽然产科病房是医院最喜庆的地方,但我却开心不起来,带教老师很严厉,自己也不知道从何下手,胆胆怯怯过了两天。也得感谢老师的严厉,快速熟悉了环境和主要的工作内容,掌握了病房里的特殊疾病和用药注意事项,后面几天的工作就容易了很多,连小孩的哭声我都觉得是悦耳的,是新生命对这美好世界最纯真的问候。
接着进了产房,见证了母亲们躺在床上,滴着药液,接受检查,等待临产,再到经历撕心裂肺的疼痛之后顺利娩出胎儿的全过程。对于生产,我所熟知的是婴儿嘟着小嘴用劲吮吸母亲乳头的幸福场景,而每一位母亲为了这一刻的到来经历怎样的艰辛是我此前从未想象得到的。我记得一位26岁的初产妇从有不规则宫缩进产房住了两天才等到宫口开了四指,一阵阵的宫缩痛让她痛苦而疲惫,家人一次次的询问情况让她心理压力也增加不少,白天夜晚都睡着觉,我站在旁边为她擦额头上细密汗珠时她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臂,此时,即为人母的她像孩子般委屈地哭了,我能感受到她的无助与忧虑,然而,我们每一个外人除了耐心地给与安慰和鼓励、及时的给与治疗却不再能帮助更多。仍记得有一位产妇在生产时疼得一遍遍喊着“我想放弃”,中途还一过性意识丧失,吓得初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我心脏都颤了好几秒,但当老师对她说:“你一定要再努力、坚持一下,按着我们说的方法正确用力,不然容易造成胎儿缺氧而留下后遗症。”之后她没再说一句丧气的话,忍着疼,一直认真地使着劲,胎儿娩出的那一刻,她第一反应就是询问孩子的情况,当被告知一切安好时才放心地笑了。是的,这就是母亲,为了给新生命最好的一切,结果满意,之前受的心理和生理的苦都一笔勾销!好几位产妇问我是不是在这个科室待过之后都不敢生孩子了,我当时很认真地回答:“母亲都是最勇敢的!”那一周里我最思念妈妈,每晚上给她打一个电话,直到招致她的厌烦。
当然,在产房里最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有一位细心的丈夫用开水把“红牛”饮料烫温了送进来以备产妇补充能力,爱情的温暖让我们感慨了很久;有一位产妇的婆婆进来陪着她在产床旁边站了两个多小时,瘦弱的老人一直在鼓励着儿媳,没有丝毫退缩,亲人的关怀总能给人勇气以战胜痛苦;新生儿眨巴着澄澈的眼睛探索着这世界,让人觉得一切都有希望;医护人员尽心尽力地工作得到家属的感谢,让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又充满了热情。
最后进了妇科,科里的患者年龄相差甚远,有尚未结婚二十几岁的姐姐,有白发苍苍七八十岁的奶奶,她们病种各异,有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黏粘等等,然而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女性。
我不是觉得生为女性而委屈、抱怨、担忧,只是作为女性,我们要更坚强、勇敢、关爱父母、关爱他人、关爱自己。作为护理实习生,三周的时间实为短暂,但作为女护理实习生,我对这三周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终身难忘!
【作者:护理学院 2013级 李静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