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听讲座有感 聂玉伦
发布时间:2016/10/19 01:12:58 点击:
10月18日 星期二 晴
几天前听说中国人民大学的毛寿龙教授要来山大做讲座,真的是翘首以盼,激动不已。我特地空出整晚的时间,想去见一见这个在公共管理专业书上经常出现名字的真人,想知道他究竟是何尊容,言谈举止是何种风采。
想到毛寿龙教授是大腕,在学术界名气很大,也相当受欢迎。所以晚上跟我有着同样想法的人肯定不少,去晚了可能就没座了。于是,五点钟左右我和同伴就吃完饭从洪家楼乘车前往中心校区,6点钟到达知新楼门口,走进去,等电梯的人已经有很多了,想必大部分都是过来听讲座的。走到教室,200人容量的大教室几乎已经坐满了,幸好有同学帮忙占了座位。后面又陆续来了好多人,即使站着也还是要听讲座。这也足见毛教授的名声之响,魅力之大。
6点半,毛教授在主持人傅教授的陪同下,准时到来。他体态微胖、个头不高,脸型圆润,显得精神年轻,不像是快要五十的人,反倒像三十几岁。毛教授开始了演讲,他今晚讲座的题目是“人类社会的治理秩序”,他希望提出一种新的治理维度,即秩序维度,来解释治理问题,中国的社会发展治理问题可以拿到这样一种秩序模型中来分析解释。我觉得,这与我最近读的《贤能政治》有着同样的功效,即对于我们突破以往的思维模式或者解释模型有着思想解放的作用。
毛教授讲到,警务模式可概括为原始的社会秩序、现代的社会秩序和扩展的秩序模式三种类型。警务模式对社会治理具有启发意义:以秩序的眼光看,可从治理的角度和实践模式来思考警务的理论模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定位现实的警务选择和改革的政策选择;很多地方的警务改革实践在警务治理现代化和治理能力建设方面,具有先导性理论和实践意义。公共警务模式可以在治理结构层次方面解决现在面临的很多现实问题。在讲座的过程中,毛老师风趣幽默,经常结合现实案例以及运用调侃式语言,逗得同学们阵阵欢笑。讲座结束后,我走上前去,想请毛教授帮忙签名留念。没想到老师非常和善亲切,爽快的答应了。
大学至今,也听过不少场专业讲座。从中山大学的何艳玲教授,浙江大学的俞建兴、王诗宗教授,到《中国行政管理》主编鲍静老师。见贤思齐,他们这些大家的共同点便是有着深厚的专业素养,同时又重视亲身实践调研,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达天下,治世理国”的情怀与追求。
见贤思齐焉,我想,自己心里的目标又更加清晰了一些。然“丰碑无语,行胜于言”,以后想要达到何种程度的生活,现今就该付出相应程度的努力罢。
【作者:政管学院 2014级 聂玉伦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