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6山大日记:献血志愿者 李静
发布时间:2016/10/21 09:51:24 点击:
10月20日 星期四 阴
上午,我人生中第一次志愿献出自己宝贵的血液。晚上,俩舍友从医院回来知道了此事,就我献血这件事絮絮叨叨说了许多看法,我总结一下有两点:第一,她们很意外我也去献血了,毕竟我已经大四,要做应该更早才对;第二,她们认为献血始终对自己是有伤害的,不会主动献血,中国人那么多,不差自己那一份,如果真正遇到如电视剧演的那样有生死垂危的病人急缺和自己相符的血液时,自己就会主动站出来。
我竟找不出话来接茬儿!是的,我也不是那种知道献血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就敢去做的人。我也有过要献血的冲动,身边也有人献过,但由于自己一直低血压,犯过几次低血糖,身材还偏胖,就怕自己的身体承受不了而落下更多的麻烦。可有了这个冲动的想法之后,我就比较注重自己的健康,不再像以前那么爱吃零食和重口味的东西,这一年里虽然没有刻意减肥,但体重也掉了好几斤。而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这几个月在医院实习时的所见所感。
接近四个月的实习,见到很多病人需要输血来抗争疾病,甚至是生产的时候也有要输入别人的血液来渡过难关。然而,我们的血库的血液是处于紧缺的状态的,即使是泱泱大国,如果每个人都觉着少了自己的一份不算事儿,那会是什么状况呢?所幸,中国目前的医疗状况还很少出现影视作品中出现的现场抽一个人的血液之后立马用到另一个人的身上的场景。先不说输血在实际医疗中要经历多少次检查、核对、记录等复杂的过程,就是真遇到这种情况,有多少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决定站出来?不会犹豫着看是否有别人会先站出来吗?所以,尽管我没有当场反驳舍友的逻辑,但对这样的态度不能苟同!
从医学理论上来说,献血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如降低血液粘稠度,活跃造血系统功能等。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我没有临床专业的人那么深入细致的了解其中更多的医学科学,但我始终认为医学解释也是针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每个个体都是特殊的,要精益求精就不能一概而论。要知道,有的人心脏还是长在右边的哩!所以,我们也不能毫无准备地鼓励他人献血。昨天献血的时候我就亲眼目睹几个大一的小伙子嘻嘻哈哈、兴致勃勃,撩开袖子就来献血,其中一个献了400ml之后明显手在抖,状态很不好,在休息处躺了好一会儿,工作人员才让他离开。我知道,尽管这样的状态对于年轻的他来说肯定不会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但是这样不愉快的体验很可能会在他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恐惧,这样的恐惧经历或多或少也会传染给周围人。不能只是一腔热血,要先学会照顾自己!
就自己体验来说,献血也应该是一件在自己计划里的事情,选择自己最好状态的时候去,献血的量根据自己的承受力而决定,之后按要求饮食、睡眠、运动,很快恢复。心理、生理状态都很好的时候,做好事才会令自己觉得更愉快,有好的初体验,才有勇气继续!总之,一生很长,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别人的血液,我们也可以献血很多次,可以帮到很多人,况且一人献血全家受益,何不在身体健康时就做一件有益之事呢?
【作者:护理学院 2013级 李静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