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22 21:43:13
点击:
今日阴雨绵绵,坐在书桌前,实在适合静静总结一些近日所阅书籍及所听讲座所得。昨日,山东省第一届山东论坛在济南市山东大厦举行召开。学生有幸参与其中,听取了下午东亚的社会变迁与合作议题讲座,收获颇丰,经过一晚的沉吟思索,在此进行一下系统的整理总结。
论坛举办场所山东大厦环境优雅舒适,更配备有高质量的同声传译系统,在此举办此类论坛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的,能够参与其中更是幸运。昨日下午,同同学们乘车来到山东大厦,参加论坛下东亚的社会变迁与合作议题,受益良多。讲座主要是从三个维度出发分析此次议题,即:治理层面上,东亚社会的治理;发展层面上,东亚社会的社会发展转变以及文化层面上东亚社会的互信与构建。参加此次论坛的学者教授来自东亚各国各地,有中国公共政策的创始人清华大学的蓝教授,来自中国台湾的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汪明生教授,浙江大学公管学院的院长郁建兴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姜晓萍教授……以及韩国、日本、印度等地的学者教授,实属名家讲座。
来自印度的教授结合印度的具体国情对治理进行了新的阐释,在这一角度下并对印度的腐败、民主、媒体介入等现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看法。韩国高丽大学的崔教授则对韩国治理模式提出了新颖的3.0版本介绍,主要围绕以公民为中心,并且举出一个小例子为参考对这一模式提出的价值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郁建兴教授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对地方政府执行层面提出的新模型介绍,生动形象,深刻且精准。四川大学的姜晓萍教授对论坛发言进行了总结,她介绍了一个有意思的参考指标——全球进步指数,以此为依据,对东亚各国各地的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分析,她诗意的将这一论坛总结为“现实的土地,秋天的对话。”汪明生教授结合台湾南部的具体情况,对当下时事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结合数学模型的展示介绍,为这次论坛添上了理性严谨的一笔。他对日本现如今面临的政府财政债务问题作出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而我校的王佃利教授也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邻避冲突的社会治理途径作出了总结分析,这也是学术对于焦点问题的回应,极具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此外还有其他学者教授作出的介绍研究,十分精彩。
金秋十月,十分幸运的参加了这次的山东论坛,受益匪浅,不仅开阔我在学术研究上眼界,更加坚定了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加油!
【作者:政管学院 2014级 高涵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康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