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 文学院本科生 丁安琪

发布时间:2016/10/29 10:37:10   点击:  

10月29日 星期六 晴
    记得百团大战那天,下着刺骨的冷雨,自己在SICA的纳新展台前徘徊了好久……一年前凭着对自己四六级成绩的自信,参加了SICA的面试,却没有通过,我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他们不懂得欣赏我的才能。”可是,就在那天,当今年的纳新报名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还是感到了自己心中对于SICA的不愿割舍-在大学里,和团队的搭档们一起完成一些事情,那不单是成就感,更是一种归属感……我真的很想参加面试,却又怕再一次的失败让自己难以接受。给妈妈打了电话,大哭了一场,妈妈骂了我:“只要你想,你就去,的确,你大三了,但一切不可能都按照你预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去参加一次,即便你依旧没有通过,你也知道了你差在哪里。”……一个人在角落里默默地流泪,许久,擦干了泪水,在报名截止前的几个小时,递交了报名表。按下鼠标的那一刻,心中反而轻松了许多-我没有必要带着太大的负担,其实只是不想给自己留下这样一个本可以避免的遗憾。
    群面环节的无领导小组讨论让我颇受启发,对于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定位,我还是感到有些困惑:我不知道如何把握恰当的发言时机,合理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面试后,我想了好久,我必须善于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才能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为团队作出贡献。那晚,闭上双眼、进入梦乡前,我对自己说:“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无悔。”  
    就在今天上午,我接到了纳新项目组同学的电话,我成功了。没有想象中的激动雀跃,更多的是一种释然。晚了一年,却还是来了,虽然没能在大二迈进SICA的大门,但这一年也是我成长和蜕变的一年。也许那些高中就在学生会和社团中有着出色表现,大学更是成为了所属部门顶梁柱的同学很难理解我此刻的心境,但对于一个比同级的同学普遍小两岁,从小学开始就是各科老师严重的“乖孩子”;初高中时不问世事,只是埋头读书;大学时,更是以课余时间奔走于图书馆和宿舍之间为经典形象,几乎不参加活动的我来说:学着让自己走出封闭的书本空间,融入一个团队;学着摆脱自己昔日无形中的傲慢,去尊重他人,真诚地聆听他人的见解,学习他人的长处完善自我真的不容易。
    不管接下来如何,我相信SICA给我的锻炼会让我有更多的收获,团队合作的阅历会让我对前方有着更清晰的认识,我的脚步一定会更加坚实。


【作者:文学院 2014级 丁安琪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康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