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会一等奖获得者 林雨涵

发布时间:2024/04/28 21:08:51   点击:  

今日下午,我们和队友一同在全国语能传文大会完成了《永不消逝的声音》展演与颁奖,伴着武夷山滴答的小雨,一同回味着溪流流入大海的过程。

“焕新杯”复赛前期,我们与铖坤决定以三人团队的形式参赛。清明假期,大家在知新楼选定了《永不消逝的声音》作为参赛作品。该作品生动地回溯了人民广播的历史、展望着青年一代的未来,作品体系宏大且富有意义,三位成员的声音条件也与播音员的特点十分契合。这股溪流的旅程便由此开始了。记得那阵子大家都很忙,总是赶在晚课之后、宿舍关门之前匆匆排练。虽然繁忙,但感觉充实又幸福。三人为了打磨好一个作品反反复复地观看齐越节的获奖视频,又对照着视频模仿发音、表情和动作,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特点进行修改、调整,进行反反复复地练习,并在排练之余设计背景音乐和视频。

我们的分工和配合都超乎意料的默契,在复赛拿到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作为优秀选手被语委基地选去参加全国语能传文大会。文学院所支持举办的“焕新杯”比赛为我们提供了与指导老师和各位优秀选手们交流学习的机会。在准备决赛期间,薛银川老师开设了一堂指导课,对大家的发音方式、文意处理、舞台表现进行了指导,并根据复赛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调整建议。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老师们帮忙录制出参赛视频。小小溪流在各位老师们的推动下看到了前方惊喜的海岸线,我们将作品呈现在决赛舞台,也将它带到了美丽的武夷山。

优秀的作品常读常新,在一方全新的舞台,我们也想为这部作品赋予不一样的亮点。于是,本次展演有了新成员彭海涛的加入。“我来改视频!”“那音频我来搞定!”“稿子改好啦!大家看看。”“我们再到外面练几遍吧!”我们抓紧时间互相磨合,科学式的发音和情感式的表达在一次次打磨中愈来愈丰满,音、视、画的互动和成员间的配合在一次次调整中愈来愈和谐,我们最终取得了大会一等奖的好成绩。

《永不消逝的声音》是我们在用声音讲述声音的故事。在全国语能传文大会上,我们学习到了用声音讲述治学的奥义、生命的韧性。林安梧老师用吟诵展示如何将经典咂摸出味道。乔榛老师以他的座右铭——“澄怀观道”为切入点,带领大家一同诵读《雨巷》作结,传递“让心中的梦想开出花”的生命韧性。

我们从学校的舞台走向全国语能传文大会,便是一股溪流流入大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感谢“典耀中华”、文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支持和指导,让我们得以在语言文字艺术的海洋中获得更深入的学习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