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0 19:03:43
点击:
晨光微熹,我抱着笔记本走向明德大道旁的图书馆。春风裹着柳絮掠过耳畔,远远望见小树林里人头攒动,学生在线网络文化工作室和各学院联合举办的传统文化市集,就这样温柔地绊住了我的脚步。
踏入市集的那一刻,视觉、听觉被同时唤醒:靛蓝扎染布幔随风轻摆,漆扇流光溢彩,金箔于火焰中幻化出绮丽印记,古典乐器泠泠诉真情……最惊艳我的是汉服表演秀,唐制齐胸襦裙的茜色轻纱漫过,宋褙子的素罗在风里漾出山岚纹,光影交错间仿佛千年时光在此折叠。


走到活字印刷展台前,我指尖抚过汉字凸起的笔划,金属的凉意渗进掌纹。邻座男生将宣纸覆在排好的活字上,棕刷擦过纸背发出沙沙声。我拓印几个字,边缘晕着墨痕,像古籍扉页上穿越百年的指纹。我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流动在生活血脉里的基因。


烧箔画展台前聚着惊叹的人群,我也走进去凑了凑热闹。展台的工作人员用竹镊子夹起金箔,轻覆在浸湿的生宣上,燃香距纸半寸游走,箔面瞬间绽开蓝紫色火焰。火舌舔过的痕迹化作青绿山水,恍惚间,我仿佛走进了《千里江山图》,与先贤共品自然的独特韵味。


当小树林的鸟儿飞过树梢时,我握着尚未干透的漆扇往回走。春风掠过扇面,携着春天的气息扑在鼻尖。我明白了这些技艺何以穿越千年——不是因它们完美无瑕,恰是因那漆色流淌的不确定性、活字硌手的重量感、金箔燃烧的偶然性,让机械复制的时代仍存着手泽的温度。
文脉昌则国运昌,文明盛则民族强。通过参与这一次传统文化市集,我明白我们肩负着的不仅仅是守护文明火种的使命,更要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解码传统基因,让中华文化以青春的姿态破圈生长,在古今交融中铸就新时代的文化长城,向世界讲述永不褪色的东方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