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实践团队成员 秦朔桐

发布时间:2025/07/28 20:00:52   点击:  

7月28日,新闻传播学院“一村一品”实践团队来到莱芜区牛泉镇鹁鸽楼村,沿着“红色文旅+特色农业”的融合之路,探访云台山下的小村庄如何让红土地结出“致富果”。

鹁鸽楼村地处鲁中革命老区腹地,拥有深厚的红色底蕴,是莱芜战役重要遗迹所在地,曾为革命时期党组织重要活动据点,保留多处抗战旧址。村口的山东省工委旧址教育基地,如今是红色课堂,每年吸引大批党员群众前来学习。

村书记向我们介绍,村名源于早年云台山山间栖息的鹁鸽群,村里以红色资源为核心打造“一村一品”,“以红带绿”,通过完善教育基地功能、组建老党员宣讲队活化党性教育,同时依托红色旅游带动小米、花椒、樱桃等生态农产品销售,实现红色传承与乡村增收双赢。

鹁鸽楼村以“红+绿”融合发展模式绘就振兴画卷。上午,我们来到村里的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整个展馆分为“星火初燃”“光耀齐鲁”“铁血担当”多个板块,通过历史图片、实物及声光电手段,全景呈现了山东党组织重建与斗争历程。“在旧址看到先辈用过的煤油灯,才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分量,”我们驻足自建工委展区,被莱芜县委成立的场景深深触动。

与基地相邻的是革命烈士刘仲莹的故居,始建于1902年清末时期。院内桌椅、马灯等遗物,勾勒出这位早期党组织领导人壮烈的一生。云台山北麓海拔400余米的和尚洞,是1932年莱芜县委诞生地,洞内外仍存革命遗迹。洞外“红旗飘万代”纪念碑铭记着这段历史。中午,团队来到党史文化广场,“一步一碑”的红色年轮镌刻着1935年省工委成立前后大事记,成为了解历史的重要载体。

鹁鸽楼村的生态不仅是大自然的绿色馈赠,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下午团队来到云台山学习鹁鸽楼村的生态之道。云台山作为鲁中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既守护了革命遗址的自然底色,更打造出“红色研学 + 森林康养”的特色路线。更具特色的当属红色樱桃园,这片由村集体牵头、村民入股的百亩果园,将樱桃种植与红色教育结合,推出“摘红色樱桃、听革命故事”体验活动,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从山东省工委旧址的烽火记忆到云台山和尚洞的革命星火,红色资源是村庄的精神根基,培育着代代相传的信仰。团队成员们用镜头记录文化印记,从专业视角梳理产业路径。本次实践既是对红色故事的追溯,更是对青年担当的践行,未来团队将带着新的收获与思考,继续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让更多红色文化村落被看见、被传承、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