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1 20:27:37
点击:
阴雨蒙蒙,仍无法浇灭我前往国奖答辩现场答辩的热情。当学院国家奖学金答辩的通知发布时,我没有丝毫犹豫。去年在这里接过国奖证书的场景还清晰在目,今年,我想带着更丰富的积累,再一次分享自己的成长。
不同于去年初次参与时的谨慎,这次准备更添了份从容。我深知答辩不仅是展示成果,更是对一学年成长的梳理。深夜修改答辩稿时,我会主动对标去年的不足:去年侧重学业成绩的呈现,今年则加入了更多实践项目的深度思考;PPT制作不再局限于“清晰”,更注重用数据和案例凸显突破,比如在学生工作中牵头的活动,如何从“完成”升级为“做出影响力”。即便大二上的课业压力与社团事务叠加,我也能游刃有余地分配时间,去年积累的平衡经验,已让我学会把忙碌转化为打磨细节的动力。
早上八点半,答辩正式开始。候场时无需刻意深呼吸,听着主持人念出我的名字,我镇定地走上讲台。从大一学年的学业突破,到科创项目中尝试的新方向,再到带领团队完成的学生工作,我思路清晰地梳理每一个版块,分享新探索中的收获。收尾时,我说出对未来的规划:今年要在科创领域更深入,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这份笃定,源于去年以来更明确的自我认知。
答辩结束后,我留在现场与学长学姐交流。学长学姐已经保研到了各个理想的高校,十分优秀,向他们交流学习也是成长的过程。我会以他们为榜样,在新的一年里突破自我,争取更上一层楼。

下午4时左右,辅导员老师在院网公示国家奖学金的获奖名单,很荣幸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这一刻,我既兴奋又感动。风劲帆满的时刻,要向着更高处前行。过往的成绩从不是终点,而是让我更有底气探索新可能的起点。接下来,我会继续深耕学业,攻坚科创难题,让“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落地到每一件事里,以更主动的姿态迎接挑战,做始终向上、持续突破的新时代青年。